扎哈哈迪德维特拉消防站20周年 

2016-02-13 13:02 发布

4488 0 0
2013年是zaha hadid设计的“维特拉消防站”(vitra fire station)建成20周年,这也是zaha首个重要的建筑项目也是她早起代表作品之一。“维特拉消防站”(vitra fire station)位于德国weil am rhein的vitra campus。为了庆祝这一纪念性的时间点,受swarovski(施华洛世奇)的委托,zaha hadid设计一个装置,“prima”,这个大型装置反应了维特拉消防站独特的尖角形式。
zaha的草图已经很好的表达了她的设计,借助这一媒介,建筑师能够自由的研究形式,发展实践自己的建筑语言。最初,hadid研究了kazimir malevich的艺术作品,和俄罗斯先锋艺术家作品中的翘曲和反重力空间,将破碎和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建筑空间。借助现代建模技术,我们可以把hadid草稿上的二维线条和平面渲染出来,做成3D模型。“prima”就是这一过程的直接体现;如果将2D草图发展成一个可行的空间。它由五个高度抛光的部件组成,由复合材料制作,外皮涂了一层金属饰面。每个尖角平面重达300到500 kg,可以自由移动,组成不同的配置。反光表面上海设计了参观者座椅,被LED灯照亮。装置尺寸为11 x 8米。
这周,这座著名的消防站刚满20岁生日,那些由倾斜穿插的线条勾勒出的混凝土体块仿佛并没有受到岁月的冲击与残食,依旧保持着激情与力量,仍然是当代建筑的重要话题之一。
当1981年维特拉公司遭遇了那场大火后,几乎多一半的生产设施遭到严重毁坏。然而这正好成为一种契机,去重新建设一个充满动感与表现力的校园,让不同风格的建筑在这里百花齐放。当然,由于火灾的惨痛经历,维特拉公司决定修建自己的消防站,但当时委托zaha hadid设计的方案仍然遭到许多怀疑,那些夸张的造型与不合逻辑的复杂结构显然不“像”一个消防站“应该”的样子。事实证明,20年后的今天维特拉消防站却成为了经典和永恒~
关于维特拉公司的故事:
1980年代初,当时27岁接掌企业的总裁Rolf Fehlbaum开始收藏该公司中具当代意义的家俱,随著收藏的日渐丰富,兴起了盖私人收藏馆的想法,再辗转的讨论中,这样的初衷在1986年转化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展馆。委由法兰克.盖瑞(Frank O. Gehry) 设计的博物馆在1989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馆内展出主要以椅子及其他室内设计品项为主,馆藏包括从十九世纪初到当代著名的设计,并把触角延伸到出版、研习营、专题图书馆等面向,更与当代设计博物馆串联,透过巡展让设计走入每个世界的角落。 约莫30年前,一场大火带来了毁灭与重生,现在博物馆身后的建筑物,是在祝融后重生的厂房,Rolf Fehlbaum找来了英国建筑师尼可拉斯.葛林萧(Nicholas Grimshaw),他以擅於的高科技刻划当代感,用铝为质材,水平的线条包裹整个厂房,外观方正稳重,质材带有工业感。那时不只请他重建厂房,还规划厂区,第二栋建筑物在1986年落成於旁,是一栋风格相似的厂房。最终,在他预设的蓝图里只有这二栋建筑被实践,除了时空的变化之外,还因在1984年适逢公司创办人Willi Fehlbaum七十大寿,Rolf Fehlbaum赠与父亲瑞典美籍现代艺术家Claes Oldenburg 大尺寸的雕塑作品「Balancing Tools」,定调了整个Vitra厂区不只是一个生产的所在,非集体同质性的思考,转将Vitra园区的运用扩及文化的层面,在参观Claes Oldenburg工作室时,Rolf Fehlbaum遇到年轻建筑师法兰克.盖瑞师(Frank Gehry),最初的合作是谈椅子设计,最后谈出了一间厂房、警卫室及博物馆。
白色的长方形及方形,顺著流动的弧线,让阳光由天窗落入室内,线条佐著光线的明暗,在绿色的草地上舞动著,从远方看过去有一种欢愉的感,像是孩子用积木重新组合、再拆开、再放置所产生曼妙的结果,或你要套上「解构主义」这个文本语汇,都不会让你停止去感受这栋建筑的美感。作为他在非美国境内的第一个作品,初生之犊无限制的狂想,以一种符合功能期望却超出想像的外形,辅以电脑绘制模型的科技,演译出他在世界建筑舞台上发声的练习曲。时间往后推数年,他因西班牙毕尔包美术馆落成而大红大紫,你不得不佩服Rolf Fehlbaum慧眼视英雄的眼光。
另一例精准眼光的建筑故事,也落在近年为人熟知的伊拉克女性建筑师身上,在屡屡竞图获得好评,却无实际操作经验的zaha hadid身上,她第一个跳脱理论的实践机会就在Vitra,以俐落的板块拼组而成,外型前卫锋利,所有的线条都与周边的景物串成一线,室内的场合没有我们认知的水平及垂直,划破了传统的感知,进入室内有一种空间扭曲感觉,对於水平与垂直丧失的不安感,带来一丝新奇的乐趣,空间穿透性极佳,唯一的一扇门在女性消防员的要求下,立於更衣室前;一切起因於1981年的那场大火,而今作为消防站的功能已消失,目前转作为会议中心或展览空间。
在动态活泼的博物馆左边,有一栋清水混凝土建筑物,沿著草地上所铺设的走道,每个九十度的转角都提供给你一种新的心情转折,像是东方哲学冥想的仪式,让你从工厂的脱离烦忧,走向会议中心,这正是安藤忠雄(Ando Tadao)第一次把他富有日式哲思的建筑带到欧洲,有异於法兰克.盖瑞(Frank O. Gehry)外露的高调,这栋建筑说的是宁静,巧妙的避开其他园区里的建筑物,让整栋建筑物半埋入地底,把空间视线让给草地上的樱花,让材质、形状及光线纯粹表述,除了作为会议空间,还作为员工训练、阅读、冥想的场所。
在走到消房站前,在我们右手边是另一栋厂房,则是即将在彰化有新作品的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赛(álvaro Siza),在继安藤忠雄(Ando Tadao)及zaha hadid之后整个园区已经十分热闹,所以砖红色的这栋建筑物就被付与了低调的性格,一栋似十九世纪最传统保守的建筑安份的驻立在其中,与各自绽放光芒的建筑物大异其趣,建筑物上还有一座与尼可拉斯.葛林萧(Nicholas Grimshaw)所设计的厂房连接遮雨棚,感应式的设计让它在雨天降下,晴天时又不至於会遮住由消房站看出去的乡野景致。
导览在博物馆前结束,我与住在附近的老先生攀谈,他说从博物馆开馆,加上一栋栋奇特的建筑物在落成於此,多了许多国外的观光客。Vitra从50年代在瑞士巴塞尔(Basel)开店到80年代劫后重生,在这个边境小镇营造了设计与建筑的光热,打造出当今在国际上十分受到属目的设计博物馆。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Weil am Rhein,更别忘了在这个号称「椅子之城」的地方到处走走,因为在Vitra推动与附近社区的共识之下,大尺度的经典椅子已经化为街景。除此之外往法国走造访廊香教堂,或到瑞士Basel探寻其他当代建筑群像。 (文字来自网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B Color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