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2011-09-09 10:12 发布

1207 0 0
工程名称
                                    平禹九矿进场道路K0+660处中桥工程
                                    分项分部工程
                                    钻孔灌注桩
                                                    施工单位
                                    中平能化建工集团
                                    工程部位
                                    桩基础
                                                    交底人
                                    
                                    接底人
                                    
                                                    交底内容:
            本工程为平禹九矿进场道路K0+660处中桥工程钢筋分项工程。
            1、    桥梁为单跨,6个钻孔灌注桩分两排布置,桥梁中心桩号K0+660.00,起点桩号为K0+647.48,终点桩号K0+672.52。有效桩长28m,直径1.3m,桩底位于第八层粉土层。
            2、    根据图纸会审,桩顶(含盖梁内部分)高程变更为101.45m,桩底高程为72.45m。施工中如与地质勘察报告不符需及时向项目部汇报。
            3、    施工准备
            ① 场地平整:场地平坦时,用推土机平整场地,清除现场杂物,硬化场地。
            ② 桩位测量: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测定桩位,用方木桩准确标识各桩的中心位置及高程。施工前将测量成果引测至桩孔四周。
            ③ 埋设护筒:护筒采用钢护筒,用6mm厚钢板卷制。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5cm,护筒长度视地质情况而定。
            4、    钻孔
            ① 钻机就位前,应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放置钻机的起吊滑轮线、钻头和钻孔中心线三者应在同一铅垂线上,其校核偏差不得大于2cm。
            ② 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速度、钻进压力及适当的泥浆比重。
            ③开钻时,应将钻头提高距孔底20-30cm将真空泵加足清水,启动真空泵把水引到泥石泵后,启动泥石泵把管路中的泥水混合物排到沉淀池,形成反循环,启动钻机慢速钻进。当一节钻杆钻完时,停止转盘,并使反循环延续工作至孔底沉渣基本排净(约1-3min),然后关闭泥石泵接长钻杆,经检查一切正常后继续钻进。在粘土中钻进时,用一档转速,放松吊绳,自由进尺。在砂砾层中钻进时,采用一、二档转速,并控制进尺,以免陷没钻头或抽吸钻渣的速度跟不上。
            ④ 钻孔作业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因特殊情况必须停钻时,孔口应加保护盖,并严禁钻头留在孔内,以防埋钻。
            ⑤ 经常检查泥浆的各项指标。
            ⑥ 开始钻进时,适当控制进尺,使初期成孔竖直、圆顺,防止孔位偏心、孔口坍塌。钻进过程中,每进尺5-8m,检查外孔直径和竖直度。用圆钢筋笼吊入孔内,使圆笼中心与钻孔中心符合,如上下各处无挂阻,则说明钻孔直径和竖直度符合要求。
            每钻进2m或地层变化处,应捞钻渣样品,查明土类并记录,以便与设计资料核对,如有和设计地质层不符的及时与现场技术员联系,收集渣样,及时向指挥部提交变更申请。
            ⑦ 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孔清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
            ⑧ 及时填写资料,即钻孔桩原始记录,确保每根桩一份资料,及时备案
            5、    清孔
            ①采用抽浆法清孔。可在终孔后停止进尺,利用钻机的反循环系统的泥石泵持续吸渣10-15分钟,使孔底钻渣清除干净。
            ② 清孔注意事项:在清孔排碴前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孔底沉淀物的厚度不得大于10cm,提前作好灌注水下混凝土准备工作,缩短清孔至灌注水下混凝土时间。
            ③ 不得用加大孔深的方法代替清孔,如有类似情况,项目部将严肃处理。
            6、    钢筋笼的制作和吊装就位
            ① 钢筋笼采用加劲筋成型法制作,分节制作。
            ②  吊装、连接:钢筋笼利用汽车吊进行吊装,孔口焊接。为保证骨架起吊骨架不变形,采用两点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至上三分点之间。起吊前在骨架内部临时绑扎两根杉木杆以加强其刚度。起吊时,先提第一吊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每二吊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停止第一吊点,继续提升第二吊点,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至骨架同地垂直,停止起吊。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整直。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逐个解下杉大杆的绑点,当骨架下降到第二吊点与孔中接近时,用型钢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撑于孔口,将吊勾移至骨架上端,取出临时支承,继续下降到骨架最后一个加强箍筋处,按上述方法设临时支承,此时再吊来第二节骨架,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进行连接。连接时采用单面焊,连接牢固后,再按上述方法下全部骨架降至设计标高。。
            ③钢筋笼根据标高定位就位后,焊接引笼,确保标高和钢筋笼位置准确,将吊环固定在护筒壁上,以防止灌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7、    导管的设立
            导管采用Φ300mm 的无缝钢管,丝扣连接。中间管节为2m,漏斗下配制长为1m的上端节,导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段时期后,除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地检查外,还需做拼接、过球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等试验。导管吊放时,应使位置居于孔中,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挂钢筋骨架和碰撞孔壁。导管安装时要严格控制气密性,防止因漏气而造成浇筑过程中的空桩。
            8、    灌注水下混凝土
            ① 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钻孔灌注桩的重要工序,在浇注前,应再探测孔底沉淀厚度,柱状沉渣厚度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10cm,如果超标,进行二次清孔。
            ② 混凝土由自动计量拌和站负责生产,混凝土运输采用砼罐车,运输过程中,应保证砼连续输送。由于运输路程较远,浇筑砼时,应始终保证在有砼罐车在孔附近。
            ③ 浇筑首批混凝土时应注意:
            浇筑前使用木球或者装袋混凝土堵孔,待漏斗内混凝土达到2m3时取出填堵物,使混凝土整体下落,使导管内空气全部排净。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0m ;首批混凝土灌入后,立即测探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再进行正常浇筑。
            ④ 浇注开始后要连续有节奏地进行,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时间;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时,应连续浇注,防止在导管内造成高压空气囊,压漏导管。
            ⑤ 在拔除导管时,应严格控制拔管速度,不应太快。
            ⑥ 为确保桩顶质量,混凝土浇注时应高出设计桩顶1.0m以上。
            9、    桩身检测
            桩基施工完后,按招标文件及图纸的要求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对每一根钻孔桩进行超声波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0、              其他
            清孔后泥浆指标:相对密度1.05-1.10,粘度17-20S,含砂率小于2%。
            清孔后桩底沉淀:柱状小于5cm,摩擦桩小于10cm。
            钢筋笼:钢筋骨架底面标高与设计标高偏差不大于±5cm。
            砼:桩基砼坍落度控制在18~20cm;
                                                    群
            签
            栏
                                    
            
            
            
            
            
            
            
            
            
                        

新建文件夹.rar                                    e8d3499b951b61015f241dea3e849aeb.rar (10.74 K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B Color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