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院士作品:济宁市图书馆 

2021-12-10 10:45 发布

9987 0 0
“中国馆之父”何镜堂院士
他的大半辈子都在
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设计研究
如今是桃李满天下
从他60岁的生日起
他的学生们都会从世界各地赶来为其庆生

他的作品数不胜收
每一个都算得上是经典
人生的第一个成名作品是深圳科学馆
最著名的要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何镜堂觉得作为一名中国建筑师有责任把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向全世界做一次自信而友好的表达。

意大利著名建筑评论家卡萨帝认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中国建筑的一个分水岭,开创了中国建筑设计的一个新时代。


如今,何镜堂院士以80多岁的高龄仍然奋斗在建筑领域,爱岗敬业的精神令人敬佩。除了以上介绍的建筑作品,何镜堂还有许多经典,例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钱学森图书馆,大厂民族宫等等。

何镜堂的代表作遍布大江南北,何镜堂常说“我的建筑生涯是从45岁开始的”。也因为如此,他经常用来鼓励年轻人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努力,永远不迟。

济宁市图书馆(2019)
▲济宁市图书馆

济宁(区域涵盖曲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诞生地,历史源远流长。济宁图书馆作为当代知识文化传播的场馆,遥相呼应济宁作为知识圣地、教化天下的文化历史。图书馆以“孔孟之乡,礼制书传”为主题,“明堂辟雍、四面八方”为场馆空间的设计意向:

高台——因应总体规划中的文化平台,严整的高台转译为高地公园与绿坡,通过连桥进入图书馆主入口大厅。

明堂——建筑以明堂为原型,内部中庭向天开放,如倒转的明堂负型,中心设有杏坛,四周通过体量组合的突出或凹进形成退台式的阅读空间。

四面八方——整体空间结构强调十字对称的礼仪轴线,四向错层叠筑八个方形的阅览盒子,面向太湖景观一侧打开并设置读书层台,渐次跌落并将景观引入场馆内部。


01 项目概况
济宁市图书馆位于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本案位于济宁文化中心中部位置,西以公园绿坡与太白湖相接,东以文化高台与商业综合体连接,南北方向与新建的群艺馆、博物馆紧邻,并与南端美术馆并列形成相互呼应的文化建筑群。济宁市图书馆地上5层(其中2、3层设夹层),建筑檐口高度34.2米,建筑屋顶高度36.2米,占地面积678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316平方米。


[size=17.1429px]济宁市图书馆是供借阅、展示、研究的市级综合图书馆建筑,同时也是进行教育、休闲、文化服务活动的场所。建筑采用双首层,主入口位于东侧二层,次入口位于西侧首层;建筑首层容纳文化中心共享的公共服务功能,包括学术报告厅、会议培训、技术用房及部分文化中心共享廊道;建筑2至5层为图书馆主要阅览空间,包括借阅阅览(包含传统阅览、电子阅览及专业阅览)、藏书库、展览展示、学术培训、尼山书院、咨询服务、行政办公、设备用房等功能。

[size=17.1429px]据业主和使用单位反馈,济宁市图书馆设计建造完成度高,自开馆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已成为济宁太白湖畔广受市民欢迎的出行目的地和城市客厅以及济宁的城市新名片。



02 设计理念
济宁市图书馆位于历史上的孔孟之乡、儒家宗源之地,其设计旨在运用融合文化性和现代工程技术的结构本体构建文化体验场馆,以剧场化的空间激发共享文化氛围,以像素化的材质编织文化界面,把城市深厚的历史传统、人文积淀以及优美的自然景观转化为使人沉浸的当代城市公共文化生活体验。

1、把文化传统、自然景观融入当代生活场景,激发交互共享的都市文化体验


万物互联时代即将到来,新技术将催生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当代城市图书馆除了满足传统的藏书借阅教育功能,更将成为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和承载公共文化生活的城市客厅。济宁是历史上的孔孟之乡,儒家宗源之地。基地位于济宁文化中心的核心位置,自东侧高地西望太白湖,这是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的北节点。建筑设计以“孔孟之乡、礼制书传”为主题,以明堂辟雍为原型进行现代演绎与创新。太白湖生态本底延伸为自西向东逐渐升起的地景基座,柔性草坡容纳公共服务功能;主体阅览空间架空升起,成为一个内含立体共享空间的剧场式观景盒子;深远而轻盈的飞檐庇护方正而角部切开的形体,玻璃幕墙外侧轻覆半透明的木色陶棍百页。


济宁市图书馆的设计,旨在把城市深厚的历史传统、人文积淀以及优美的自然景观转化为使人沉浸的当代城市公共文化生活体验。建筑造型与空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



2、文化性结构——构建体验装置


建筑型制取历史上作为天子学宫的明堂辟雍为原型,在九宫格经典图式基础上,依托现代工程技术组织既简明理性又能体现深厚文化意涵的立体结构体系:九宫格骨架交点处立起四个L型的核心筒,辅以八榀剪力墙分布四面开间,向外延伸出八根正交立柱以及四角斜向立柱,形成全部承托图书馆阅览大厅体量的竖向结构要素,塑造一个架空升起、充盈着文化气息的现代立体空中书院。


可被清晰解读的结构本体直接定义了空间格局的文化性,功能用房、交通流线、立体平台、光影效果都顺应主体结构进行生长布局,从而自内而外地构建出一个当代文化体验装置。



3、剧场化空间——共享文化氛围


图书馆阅览区以礼乐相成的设计思路、剧场化的构成手法,以法度堂正而流动开放的共享阅览大厅空间,承载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空间交互的都市戏剧,把城市文脉中尊礼重学的传统转化为一种为众人所共享的文化氛围。



图书馆主要阅览空间位于三至五层,核心为以明堂负形为空间意象的退台式中庭阅览大厅,并在西侧通过台阶阅览空间朝太白湖打开;各阅览区顺应立体九宫格的空间骨架,与休憩空间、空中庭院交错布置。古籍阅览区位于明堂空间顶部,如同剧场的楼座,鸟瞰整个中庭阅览区及太白湖景观。二层中部平台以孔子杏坛讲学为场景意向,提供一个可承载学术、展览、交流等活动的城市事件空间。



4、像素化材质——编织文化界面


建筑玻璃幕墙之外覆以暖灰色陶棍百叶,通过旋转渐变形成整体的像素化半透界面,调节遮阳、采光与观景需求,并以7:2:1的比例微差间色,隐喻竹简的质感,具有鲜明的文化可读性。室内采用转印木纹铝板书架及半透格栅为界面来分隔空间,人们能够在一种朴实的文化质感中安然自处并相互感知。自然光通过顶部采光器的过滤,有控制地透进中庭空间,令阅览区笼罩在静谧的漫射光环境中,静化都市生活的匆忙节奏,沉淀为宜人的阅读体验。设计运用像素化手法进行文化界面编织,营造内外一体的可读、可观、可游、可思的文化体验。


济宁市图书馆通过抵达结构、空间、界面本体价值的设计思考与建造品质,激发文脉感知,提升文化认同,构建出当代都市生活中一处质朴真实、引人流连的文化共享体验场所。





03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剖面图


04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济宁市图书馆
项目位置:济宁太白湖新区圣贤路南、运河路东
总用地面积:6787 ㎡
总建筑面积:29316 ㎡
设计时间2014-2017年竣工时间:2018年12月
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何镜堂  郭卫宏  张振辉  黄瑜  何正强  陈玮璐  陈晓虹  苏皓  朱元正  蔡长泽  赖洪涛  王琪海  黄璞洁  高飞  范细妹  梁剑  韦宇  郑运婵  冯文生  黄光伟

来源:济宁市美术馆

B Color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