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信很多同行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新建的多层建筑紧贴原有的多层建筑,而浅层的地基土土质较差,假如做天然地基,要对土做加固措施,而且比较容易影响相邻原有建筑;做普通桩基础,常常受施工场地限制或成本过高而造成浪费。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种人工静压预制桩。 关键词:人工静压预制桩 设计方法 工程实例 相信很多同行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新建的多层建筑紧贴原有的多层建筑,而浅层的地基土土质较差,假如做天然地基,要对土做加固措施,而且比较容易影响相邻原有建筑;做普通桩基础,常常受施工场地限制或成本过高而造成浪费。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种人工静压预制桩。 这种静压桩的原理很简单,它利用桩的承台做建筑的天然地基,而这基础只需要暂时承担一层的建筑的自重(所以对地基土要求比较低),待建筑首层结构顶板封顶后,利用这一层建筑的自重,从承台预留孔压入预制桩,再封孔,从而完成桩的施工。继而可以继续进行二层以上的结构施工。(具体详以下桩大样图) 此静压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中,式8.5.5-1: Ra=qpaAp+up∑qsiali 估算 式中Ra —――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pa,qsia —――桩端端阻力、桩侧阻力特征值,由当地静载荷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算得; Ap —―― 桩底端横截面面积; up —―― 桩身周边长度; li —―― 第i层土的厚度。 而新规范中用到估算一词,相信绝多数同行都有同感,往往实际的单桩竖向承载力与计算结果差异很大,这时,经验值和桩身强度控制就比较重要。桩身强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Q≤ApfcψcGB50007-2002 中,式8.5.9 式中fc —――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值; Q—――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Ap —―― 桩身横截面面积; ψc —―― 工作条件系数,预制桩取0.75。 桩身一般取C20~C25混凝土。 假设取C20,则Q≤200X200X9.6X0.75=288kN; 取C25,则Q≤200X200X11.9X0.75=357kN。 综上,一般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取200~350kN。 一种人工静压预制桩的设计方法及工程实例.rar a039dfd2c98c26eba4796fc1aab42170.rar (67.63 KB)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