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李晓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李晓东工作室主持人) 采访/彭礼孝(UED杂志社主编) UED:弗兰克盖里先生最终惜败让·努维尔先生,非常遗憾。可否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对参与投标的几位建筑师作品的看法? 李晓东:80岁高龄的弗兰克盖里先生本以为中国美术馆可以作为他的收官之作,当听到自己没有中标的时候,他落泪了。甲方让他改方案,弗兰克盖里先生是不愿意改变设计初衷的,但为了拿到这个项目他甚至屈尊去改方案。就全世界而言,中国国家美术馆这个标都是很重要的。 UED:由于很多建筑师对中标的设计给予了很高的赞扬,我们也很期待。 李晓东:听说设计的是一个“一”字,确实很期待。 UED:过去一年您的主要工作重心有哪些? 李晓东:2012年在宁波做了几个小项目的设计,但都还没建成。建筑馆对我来说是今年的工作重心,已经建好了两层,年底可以竣工亮相。 UED:那么建筑馆是旧馆改造还是新馆,主要包括哪些功能? 李晓东:是建筑馆的一个新馆。我之前的设计多在远郊,这个项目是第一个在市中心设计建造的,所以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由于旧馆面积不够,而它周围正好又有一块空地,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新馆方盒子,算是对旧馆的一种补充。 UED:您在2012年的设计中具体都有哪些项目? 李晓东:主要就是在宁波的图书馆和会馆几个小项目。 UED:2013年您有哪些工作计划? 李晓东:2013年有几个比较有意思的项目,其中一个是荷兰的中国城,不用中国符号做一个当代的中国城,和另外几位建筑师合作设计。荷兰电视台将会全程跟踪这个项目,主题是中国建筑师在荷兰打造的当代中国城。中国城项目可能是荷兰未来十年最大的城市项目。 2013的工作还有今年11月份要开幕的龙泉国际双建展,该活动每两年一次。主体建筑有10个,其中有两个会被保留。我做其中的一个博物馆,是被保留的永久建筑。 UED:其余8个建筑是不是一些建筑装置? 李晓东:8个临时建筑可以拆分重建,展览结束后将被拍卖。 UED:2012年您有没有参与或主动策展过一些项目? 李晓东:我个人对这些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不太感兴趣,那样会牵涉一些精力。 UED:您现在在清华大学是否还有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发生? 李晓东:是,还在教书。比较有意思的就是全是外国人的清华国际班。我们把清华国际班课程作为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也把国际的建筑大师请来,一起跟学生交流沟通,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平台。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6-03-30
-
2016-03-30
-
2016-03-30
-
2016-03-30
-
2016-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