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工作已然三载. 三年里项目无数,但是没有一个可以说是自己完全控制,从方案延续之施工图并最终建成的. 近,偶终得一机会,京棉新城配套小学,不大,仅万余平米共36班,而且由于是小区多是经济适用房和回迁房,故甲方控制造价仅仅1400每平,条件苛刻,捉襟见肘! 以下几帖,我慢慢把规划条件和地形发出,然后从我最初的思考开始一直贴到目前的设计成果,欢迎大家多多提供参考意见和批评建议. 另,由于这是一个很大的小区,每块地都不一定能确定什么时候开始施工,所以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始施工图阶段,也许这个帖子会很慢很慢,不过我想当它结束的时候我们都会有提高,这也就够了! 图片显示的可能比较慢,大家多多包涵!没什么人回帖,看来真的是太慢了,看来大家还是不喜欢过程,而是喜欢结果.那就先贴一下最新的成果吧! ![]() ![]() |
全部评论19
-
pm4lbq9 2013-8-8 12:36:59
京棉新城A1区36班小学位于八里庄西里中路以东,南临朝阳路非配套公建,北临现状保留住宅,总用地面积1777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0540平方米,最高层数四层,限高15.60米。
合理的功能流线,适宜的尺度及良好而丰富的空间关系是本次设计的出发点。基地的北部为学校建筑;南侧是操场,设有60米直跑道和200米环行跑道,4个标准篮球场等。学校主入口设在基地西北角沿八里庄西里中路一侧,靠近现状保留住宅部分为教师办公区;东侧临近A1-T1楼的部分是食堂;教学区在办公区南面,通过连廊相连;最南面的部分是风雨操场,与教学楼通过连廊连接。
在设计中,36个普通教室全部朝阳,并在窗口处设置遮阳系统,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舒适的自然光照明,同时加宽了教学楼的走廊,使高年纪学生在课间不用下楼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活动和休息空间。在空间处理中借鉴了传统建筑“进”的概念,形成了不同感受的多个院落空间,配合建筑小品的设置将给小学生们带来丰富的空间体验。
运动场布置在基地南侧,与基地道路结合较好,有良好开阔的空间感,同时运动场地与学校建筑尽可能的拉开距离避免相互影响,在作为社区运动场时候方便管理,减小其对学校的干扰。
-
7sg6lee 2013-8-8 12:36:59
小学用地位于小区中心,总用地面积较大,0.58的容积率相对宽松,但是基地四周除北面外被小区道路所环绕,交通压力大,所以学校入口选择在了基地西北角沿八里庄西里中路一侧,离开小区主要道路的交叉点分别为70米和160米,可以有效的减轻机动车流和人流对学校入口的压力。同时,主入口退红线25米,在入口处形成了一个面积近800平方米的广场,设置了16个机动车停车位和100个自行车停车位,可以使上学放学时产生的混乱的人流车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疏导。
学校内部的交通流线清晰高效:教师通过办公区的连廊来往于教室和办公室之间;学生则可以在净宽度达到3米的走廊内活动;而如美术,语音等各种专业教室也通过这个走廊串联起来,和普通教室一起联结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学校建筑都被廊子连接起来,进入学校后,任意两点间的走动都被建筑“保护”起来,免受日晒雨淋之苦。
在学校建筑四周按照规范设置了四米宽的消防车道。
建筑退红线最小处5米,保证了今后设计中,各类管线的通过。
-
bnzycop 2013-8-8 12:37:01
36班的小学所需的具体教室数目及面积如下:
36个标准普通教室,每间建筑面积不小于61平米,教育局规定长向不小于8.4米,在某些参考的小学平面里是九米,多出来的600被设置在了教室的后面,成为了储藏空间,不过我这次无法这样做了,基地的长度有限,只好走标准的下限了.
两个计算机教室,每个89平米,23平米的准备间,
两个自然教室,每个89平米,23平米的准备间,
两个音乐教室,每个71平米,10平米的物品间,
一个语音教室,89平米,23平米的准备间,
一个书法教室,一个美术教室,各89平米,23平米的准备间,
剩下的就是服务性的空间,如食堂,图书馆,体育馆及教室办公室等用规范内所载系数简单乘处以后即可得到.
基地南北长180米,东西方向长边117米,短边8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