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22
-
1itg6qq 2013-8-8 12:18:21
三等奖方案
1347号
大尺度的随意直线让方案感觉太硬,全是直路,缺少系统的流线组织
1295号
方案很好,空间组织比较有趣,个人觉得比较符合实施的要求
1276号
方案好象两个公园,平面太随意,缺少联系
895号
全是平面的肌理设计,缺少空间关系和流线的组织,在人的视点去看,就只有树,花,草,和硬地,水
668号
此方案和1320号第一轮居然得了所有评委的票,照此说它和1320就该争一等奖了,可见评委的投票有失水准
此方案太学生气,平面生硬,太图形化,倒象一个建筑的平面,而且2个矩形关系生硬
512号
方案不错,但不一定符合大众的口味,太地景艺术了,乡土气息太重
佳作奖里最后一个333号感觉不错,其他的设计水平普遍低下
二等奖方案
86号
1方案主入口的位置选择不当,从市区来参观的普通市民和游客,在9路,15路下车后,需要至少行走1000米才能到达主入口,1000米的行走时间在10分钟以上(包车除外),基地西侧的铁路一直隔断了整个交通,只有在南侧的岳各庄路有下沉通道进入基地.
2方案对遗址的处理是空白的,没有流线组织,也没有环境设计,有悖任务书
3方案对科技馆无设计,有悖任务书
4对罹难园处理不当,线型空间不利集会和停留,个人觉得500米的直线广场太长,一直直线行走会产生视觉和体力上的疲惫
5目前从图面看不出出口在哪,如果出口是入口,来回在一条500米的直线上行走是否会很无聊
6设计很大气,对比强烈,同时尺度也比较大
569号
1这个方案最大的特点是部分保留了现状道路,在cctv新大楼的广场里,也有类似的做法,把所有拆掉的房子的基地做成绿化,周围做成硬铺,很有意思
2罹难园一样是线性空间,北边出口的设计有待考虑,出去回到市区需要绕很大的弯路,而向北上行走1500米到达唐山南站,乘火车离开唐山比较方便
3黄色花轴对东边的区域控制太弱,同时进入东边区域,容易找不到方向和回来的路,东边的大块处理全是均质的,而此区域有500*500m2左右
4方案太内敛,标志性弱
1320号
1评委的鉴定比较正确,将一个T型的设计硬生生的放入一个平面比较自由的公园里,很别扭
2同时这个T型也确实存在问题,纪念公园和遗址同是长形空间,而垂直放置,在相交的地方放置科技馆,此三者的关系处理确实很尴尬
726号
1确实是4个方案里最出色的
2方案感觉没做完,但整个空间关系是很好的
3没有广场,全是草地,不利于集会
4我估计没做完是设计师有意识的处理,因为继续深入,增加广场等,会破坏方案的纯粹性,所以这个方案做到目前的阶段效果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