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20
-
pl6forfg 2013-8-8 12:05:54
trashcancan wrote:
完整的看完了,想法非常的好
有自己的几点想法,
大型城市都有几个城市中心,城市中心的交通量往往较大,城市拥堵问题在此最为突出,城市中心的公交,地铁站点因为客流需求量大所以更加密集,规整的站点分布是远远不能满足的,除非是局部路网加密,但是局部路网加密带来的后果就是总会有几条路面临车辆汇聚的带来的拥堵问题,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大城市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发展城市交通,轨道交通的分布也是应城市不同而应该专门研究的!
比如上海,城市有几个区域人流特别密集,这几个区域的站点,换乘就因该更多,北京,环状的城区,轨道交通及公交模式也应该符合其特性,现在广州深圳,几个城市交通的联系,让城市边界的概念更加模糊了,又得有自己的交通发展方式,
所以我认为,您的观点适合现在新建设的新城而非老城,
感谢您的提议,我也有几个想法:
1.这个方法用于新城可能是更容易办到,但我们已经在新扩张的地区投入了很多的资金,而且这种地区由于使用率不高且尺度巨大而目前还没什么交通问题,所以实施的前提就没有了.
2现在的地方政府如果不看到能够明显改善内城区的交通状况是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去建立一个大系统
3立体交通是目前世界上都在研究的前沿课题,我这个只是其中的一个想法,我只能保证这个办法比现在的模式要好,但不可能是终极状态.只要技术在不断进步就没有终极状态.
4每个城市都是独特的,具体的问题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去具体分析.我这个办法基本上是规定自行车\公交\地铁\私家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模式.
-
2u4p7dx 2013-8-8 12:05:57
MaldiniCat wrote:
自行车不说了,太多人做过了。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嘛,想法不错,也还可以改进吧。楼主这样可以减少每条路上的路线数量,但是线路太平均了,意味着各处的人乘车去某地都要换乘,每次换车都要经过十字路口,而加大了十字路口的负荷。而且时间一久,使用率低的路段由于车次少间隔时间长,愿意去这些路段乘车的人会越来越少,最终还是会有大量的人流集中到那些离城市人口流动大的区域近的站点乘车,那些地方还是会聚集大量的人流和车辆。而地铁站也不会很平均地分布在城市中。仅仅寄希望于优化公交线路还是不够的。
自行车的成熟作法愿闻其详。我不知道各位是更愿意到处去找可以到目的地的站点还是无论在哪都可以直接上车然后换乘一次然后到任意站点?
这个方案的发车频率绝对比现在快不少,不会造成你讲的情况。地铁在特大城市和巨型城市不一样,问题需要具体研究。我画的只是一个形式,但重点在方法。
有自己的几点想法,
大型城市都有几个城市中心,城市中心的交通量往往较大,城市拥堵问题在此最为突出,城市中心的公交,地铁站点因为客流需求量大所以更加密集,规整的站点分布是远远不能满足的,除非是局部路网加密,但是局部路网加密带来的后果就是总会有几条路面临车辆汇聚的带来的拥堵问题,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大城市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发展城市交通,轨道交通的分布也是应城市不同而应该专门研究的!
比如上海,城市有几个区域人流特别密集,这几个区域的站点,换乘就因该更多,北京,环状的城区,轨道交通及公交模式也应该符合其特性,现在广州深圳,几个城市交通的联系,让城市边界的概念更加模糊了,又得有自己的交通发展方式,
所以我认为,您的观点适合现在新建设的新城而非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