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法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实例与分析 

2011-10-27 09:15 发布

5659 0 0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控制混凝土中心和表面温度的温差,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产生裂缝,而养护的手段不外乎混凝土内部降温法和保温法。在工程实践中,主要是以薄膜加麻袋的保温法为主,并且只要按要求做好了,效果还是很好的。但往往由于计算的假定与实际有出入或气温骤变时,进场的保温材料的数量不一定能满足要求,同时覆盖保温材料时人为因素较多,漏铺少铺的现象也不在少数。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的不足呢?我们在上海北大青鸟企业发展大厦的基础施工中进行了一些实践,采用蓄水法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概况
    上海北大青鸟企业发展大厦基础底板混凝土总量约7000立方米,基础地板厚度为1.5米,深基坑处混凝土最大厚度为5.2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属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养护采用蓄水法。基础底板以后浇带为界分两个区段浇捣。基础底板测温由业主方委托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长宁分中心进行测温工作。
    二、蓄水深度的计算
    根据热交换原理,每1立方米砼在规定时间内,内部中心温度降到表面温度时放出的热量,等于砼在此养护期间散失到大气中的热量。此时,砼表面所需的热阻系数按下式计算(公式来源施工手册):
    温度控制的时间设定为10天,则砼维持到指定温度的延续时间X=10×24=240(h)混凝土表面系数M=F/V 设长和宽均为40米,厚1.5米要求砼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之差控制在25°Tmax-Th=25°设K=1.3 Tj=20° w=255kg(水泥用量按拌站配合比)砼在指定龄期内水泥的水化热 =188 kJ/kg 。
    混凝土表面的蓄水深度
    暂定蓄水深度为11厘米。若发生砼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之差大于25℃,可采用调整蓄水深度来控制。
    三、实测数据及分析
    上海北大青鸟企发大厦一区测温工作是从2005年10月6日上午开始,至2005年10月17日上午结束,共计测温十二天。混凝土入模温度为27.4℃,大多数测温点从10月6日晚上开始升温,10月8日中午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达到57.8℃,第十二天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降至42.2℃。
    由于一区基础混凝土较厚,在浇捣结束后2-6天内,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在50.2℃~57.8℃之间。混凝土浇捣结束后,采用蓄水养护,控制水量深度,有效地控制了砼内表温差,起到了较好的保温效果。在整个测温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均在11.6℃~24.2℃以内。符合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温差控制
B Color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