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工作室——中国建筑设计“领跑梯队” 

2016-03-09 21:23 发布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当你年老了,退下来时,人们还一样尊敬你、关怀你、呵护你,你就是一个成功人士,与他们相比,我虽算不上成功,而且还在拼搏,但我认同这个观点,似乎多少也有点感受。
——何镜堂


今年已74岁的何镜堂院士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他严谨的学风、谦逊的气质、低调的为人,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都堪称建筑业界典范。当我们与何院士一起漫步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中,不时遇上一些陌生的年轻人,向他投以尊敬的眼光,亲切地叫声“何老师好”,还有人向他要签名。我看到了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也许这就是他追求的人生。


一、缘起
临近世纪之交,1999年是个重要的年份,很多事件在萌芽中孕育着新世纪的发展方向……
1999年6月,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举行。
1999年7月,历时一年多的国家大剧院国际竞赛方案揭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同意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采用[url=http://www.todayonhistory.com/1/27/WoGuoYuFaGuoJianLiWaiJiaoGuanXi.html]法国
巴黎机场公司设计、清华大学配合的设计方案。至此,中国建筑设计业界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国内很多重要工程开始纷纷走国内、国际招投标程序……;
1999年11月,中美签署了中国加入世贸双边协议,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扫清了障碍;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实验后,于2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成功着陆。江泽民主席为飞船题名“神舟”;
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新当选的两院(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113位院士中有6位建筑专业的院士,何镜堂就是那一年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之一。在此之前,何镜堂业已身兼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两职,工作十分繁重。在很多人看来,拥有院士的身份就已经意味着功成名就,没有必要再做具体工作。然而面对21世纪的到来,何镜堂认为院士荣誉应该是新的起点。20世纪90年代适逢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1999年浙江大学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为并校扩招在全国征集设计方案。何镜堂组织了几位研究生,全身投入到这个竞赛中去……没想到他们的方案在100多个参赛方案中一举中标,成为实施方案,这无疑对何镜堂是个巨大的鼓励。为了顺利完成这个当年国内最大的校园规划设计项目,何镜堂工作室在华南理工大学应运而生,何镜堂院士在61岁时选择了再次出发。
如今,位于华南理工大学校内的何镜堂工作室早已是岭南乃至中国建筑学界的骄傲,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建筑设计作品就是从这里“出产”。建筑学院的师生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喜欢讲述1999年的故事,何镜堂着力建设以导师带学生为主要力量的工作室,当时在全国是有开创意义的,阻力很大,但何镜堂顶住压力,他的一向原则就是:认准了的去做,时间会检验一切!
对于这个大胆的布局,我们只有回溯到1999年的那个大环境中,才能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

二、工作室的创建
何镜堂说,回学校从事建筑创作,走设计、科研、教学三结合的发展道路,是他1983年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毅然回母校华南理工大学的初衷。在何镜堂的文章《我的建筑人生》中,他这样写道:“1999年,我与研究生及设计骨干一起尝试组建创作工作室,进一步把研究生培养、建筑创作与研究结合起来,使‘三结合’的模式落到实处。建团队之初,为了解决办公用房问题,我们自筹资金,首先把尚未分配的住宅首层改造为工作室,每天一大批青年人分组在这里工作学习,研究或讨论方案,到晚上工作室灯火通明,常常是夜深人静,依然能见到建筑师们忙碌的身影。”
20世纪末至今,适逢中国建筑业的“井喷”时代,也是“建筑师突击”的时代,何镜堂用“既是导师,又是战友”来定义他和学生的关系。团队并肩作战,挑灯夜战。学生们说:虽然工作辛苦,但心情阳光,工作室的空间里充满了自由、自主的创作氛围。何镜堂善于抓大放小,他擅长萃取精华,整合创意;方案既定,他就放手让学生们去“释放激情”,关键节点他控制,后期怎么发挥创意、怎么制作表现不会过多干涉,学生们有充足的空间展现才华。2005年,何镜堂工作室把旁边一栋原中山大学期间留下的小别墅及一栋二层小楼改建为园林式工作室,大大改善了工作和学习环境。80年前,这里曾是民国时期国立中山大学教授们的居所。但如同中国大多数顶着文化保护头衔的废旧建筑一样,在相当长时期里,这里缺乏维护修缮,一度是白蚁侵蚀、青苔遍布的凋零景象。


工作室李绮霞总建筑师说:“修缮改造之初,我们看到这里的墙体已经酥化了,门窗也不能满足现代建筑的功能,但我们的设计想尽可能保持其原貌、外形、肌理,砖木墙体已经不能顺应时代需求了,需要拆掉,但黄墙红瓦的外观不变,所以要把屋顶的红色瓦片全部揭开,再重新铺回去。”
2005年、2010年、2011年,工作室设计团队分三个阶段对这一废旧历史建筑进行改造,事实上改进一直都没停下来,设计师们在这里一边工作一边整饰建筑环境。

文化保护区的优秀历史建筑不是文物,但同样承载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信息,同样值得尊重,绝非“一拆了之”, 何镜堂希望把岭南园林那种“通透”
、“幽静”

、“隐约”
的味道引入这个改造后的工作室。在屋顶,设计人员引入了一种叫“针叶佛甲草”的植物,这种植物的妙处在于不需要浇水但一年四季常绿,而且起到非常好的屋顶隔热效果

。在院落的中庭,设计人员保留了原有的大乔木,在庭院中点缀了各类果树和景观树种,丹桂、鸡蛋花、芭蕉
……当然整个园林景观的点睛之笔是围绕庭院的锦鲤池

,坐在中庭的玻璃房会议室,整个庭院景观一览无遗。各种园林景观的设置还有一个妙处在于营造出整个院落的层次感,中庭新增加的两个玻璃会议室都采用玻璃材料,通透采光,但却不是毫无障碍的直通,院落里错落的花草遮拦,保持了会议室一定的隐私空间
。2009年,工作室成立10周年之际,多位建筑界的同行踏足于此(其中不乏见多识广的建筑院士、大师们),无不赞誉有加,“舒适、”“幽雅”是被提及最多的赞誉之辞。大家都说:要是全世界的建筑师工作场所做一个评比,这个工作室肯定名列前茅。2012年,这个面积不到2000平方米的改造建筑,在广东省举办的“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中,一举夺得“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金奖!
尺度宜人、环境优雅的岭南园林式工作室,为团队带来了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使工作室的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工作室的墙上,贴着工作室同仁们共同的愿景:“我们一家人”、“我们来到工作室是为了建筑创作,我们留在工作室是为了出更好的建筑作品。”


三、卓越领航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何镜堂工作室在团队组织和项目运作上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机制:首先,在团队构成上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金字塔式结构。富有经验的老建筑师负责建构创作核心理念,把握定位,确定方向,整合和协调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对内是团队的核心,对外是团队的品牌。其下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中青年骨干梯队,工程和管理经验丰富,在具体的项目运作中可以独当一面,完成各种协调和深化工作。两方力量,再加之一批青年建筑师,共同完成创意设计。
这里既是建筑创作的场所,又是何镜堂从事研究生教学的基地。在研究生教学中,何镜堂着重强调四点:第一,学建筑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有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第二,以“两观三性”(何镜堂建筑创作理论:包括建筑的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创作理念来指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建筑观,不要盲目抄袭或片面追求形式;第三,强调创作思维的培养,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设计定位;第四,学会团队合作。使工作室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时代的行业要求,成为设计行业中的优秀人才。
何镜堂院士是工作室的领航人。虽然他同时身兼华工建筑设计院院长和建筑学院院长两职,对工作室成员仍然关怀倍至。他坚持号召大家走“自主创新”和“敢于竞争”的道路,并率先和年轻人一起参与设计竞赛,不怕在竞赛中落榜。他总是微笑着谈论设计竞赛的成败:“对于投标竞赛,我的心态始终很平和,建筑设计没有100分,谁也不是设计竞赛中的常胜将军;对于华工这支年轻的团队,只有通过招投标,才能拿到好工程,同时也能让我的研究生们在大工程中得到历练,所以我们必须勇敢地参与设计竞争!”有句老话说,“建筑师是个晚熟的职业。”就像国际著名建筑师,美国人弗兰克•盖里那样,“不怕输,不怕向年轻人学习”的何镜堂院士在60岁以后越来越活跃地出现在建筑设计的舞台上,他带领着他的设计团队成为在很多国际竞赛和重要工程中频频亮相的“热门赢家”。
后来,大家尊敬地把何镜堂叫做“三员”——他是教练员(导师),又是裁判员(评审专家),还是运动员(投标设计人)。何镜堂说:“我们的团队投标是为了锻炼自己的队伍,从不找关系、走后门,而且愿意与外国设计师竞争,立足于把设计从方案到施工配合全部做完。除了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最近的两项工程:广州最高的西塔(432米高),方案是英国Wilkinson Eyre和欧亚纳设计的,施工图全部由我们设计院完成;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是日本建筑师设计,我们院施工图配合,二期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图就全部由我们自己完成了。看到团队的成长,我十分欣慰。”
“输了不怕!建筑设计没有常胜将军,只要往前看,提高自己的水平就会最终取得胜利。”在各种大型投标中何镜堂常常这样鼓励他的学生。他强调做建筑设计首先要“做人”、必须形成团队才能搞好设计、建筑师养成合作共事的习惯是事业有成的基础,并鼓励培养学生较好的创作思维方法。在我问及怎样提高中标率的“秘诀”时,他坦诚地说:“我们搞工程设计十分认真,每一个工程都有一个明确的创新定位,所有的项目力争从头至尾、各个专业全面承担,目的是锻炼队伍。我十分乐意参与竞标,尤其是大型国际竞赛,在严酷的竞赛中更能培养团队观念。我们尽力去做设计,并不十分在意最后是否中标。工作室投标团队主力由两部分人员组成:有创作激情的研究生加上有创意和组织能力的博士。何镜堂工作室有能力在设计实践中培养研究生,除了由何镜堂院士领衔,这里是由博士、青年骨干建筑师、在读研究生构成的“金字塔式”的开放型的建筑学术团队,工作室现有60多人,将来会发展到100多人。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后,他们都乐意留在这里;不少外地报考的学生,他们到我这里求学并不是为经济的原因,而是为了一展报国志。我十分欣赏我的这些勤奋的学生们。”
何镜堂工作室教学方法灵活而新颖,善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实战性”,强调“收放结合”。何镜堂说“第一阶段方案要‘放’。拿到一个项目,我总是先引导大家讨论建筑的‘定位’,围绕‘定位’收集有关建筑特色的资料,让学生天马行空地畅想,拿出有特色的方案,然后在此基础上,为每个学生指出他们方案的优缺点,并将方案归类。第二阶段方案要慢慢地‘收’了,我将每类方案统一归类,这样方案类型相同的学生就编成了一组,他们也十分愿意为了最后拿出好作品通宵达旦地加班合作。最后,我定下最好的方案交给业主,后面怎样深化方案、怎样图面表达、怎样展示成果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而我也一直主持设计到最终。”
学生们很敬佩何镜堂的创新思维和方案综合能力,愿意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设计交给导师品评。有人说,何镜堂的教学办公室就像医院里的“专家门诊”,常常看到很多学生排队等候何老师给自己的设计“把脉”。平时,何镜堂一上午看三、四个方案是常事。2004年,何镜堂因病住院手术,学生们赶到医院来看望他时还在一起共同探讨设计方案。还有几次,何镜堂出差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会,学生们甚至专程坐飞机找他研究方案……这是一份浓浓的师生情谊!


四、赢在团队
何镜堂总是说:“如果没有团队,我肯定一事无成。”建筑业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靠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大型建筑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加之目前发展趋势下常常要求的短周期,使得依靠优秀个人出成果的方式已不再适应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聚敛起团队的力量,才能做大做强。
何镜堂工作室副主任吴中平说:“何老师的工作模式很有意思,有工程,他会问我们有没有兴趣,然后由我们自己组建团队,这样形成的团队高效、和谐。每一个项目开始他会提出一个大的原则。我们发展自己的方案,何老师也会自己形成一个想法,并亲自勾画草图。在开始的讨论阶段,何老师很注意把每个人的好的创意提炼出来,把它融合到方案中。有时候,我们的想法和他有冲突,他也会让我们自己发展。”
在创作和研究的过程中,沉默不再是金,何镜堂鼓励团队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扁平式的讨论和个性发展的空间,促进个体之间的相互启发和竞争。另一方面在讨论和交流中适时集中、有效整合,从而保证了作品在整体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创新和提高。
工作室成员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建筑学专业知识,更有建筑师执业素养的培训。何镜堂处理与业主和其他各专业工程师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时的技巧,以及他大半生积累的解决设计中技术难题的实践经验,都变为言传身教的生动课程。
工作室的设计作品不搞怪,在理性秩序之中绽放着有节制的浪漫与艺术的激情,在不同的建筑空间中都有一种得体的严谨。何镜堂谓之曰:我们要走正道。他相信建筑的意义,相信社会的进步,相信努力的回报。他希望工作室的作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未来漫长的时空中释放出恒美与博爱。
工作室的研究生教育也是相当成功的。何镜堂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在既非纯理论的研究人员,也不是一般的职业建筑师,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从事理论研究又能从事高水平建筑创作的“工程型研究生”。通常他会挑选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培养研究生,让他们从事研究创作实践,而且要求在每一个设计上都要有一点创新,这样才能保持不断进步。这是一个共赢的模式。“我们不像别的设计院工作室,只出成果,我们出成果也出人才。”何镜堂很自豪地说。工作室成立13年来获国家部委及省级以上优秀设计奖5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4项,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13项,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4项;培养了博士50名,硕士44名,博士后3名,其中倪阳获得“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汤朝晖、郭卫宏、刘宇波、罗建河、王扬、吴中平、张振辉等获得全国青年建筑师奖。这些学生中,有些已经晋升为教授、院长、总建筑师,成为建筑行业的骨干力量。
今年49岁的倪阳,是何镜堂工作室培养出来的第一位“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成为中国青年建筑师中的佼佼者。倪阳作为“文革”后第一届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学研究生,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副总建筑师,道出了他的真心话。1985年毕业时,华工院只能用“山寨”、“边缘”、“不足挂齿”来形容,在广州市与市院和省院都无以抗衡,在全国范围内就“甭提了”。“当时,陈开庆院长和何镜堂副院长热情挽留,希望我和他们一起创出设计院美好的未来。”倪阳被打动了,放弃了他的“出国梦想”。虽然薪酬低,那时的工作又毫无成就感,出于年轻意气,他还是选择了留在华工。倪阳回忆说,设计院每年力争留下两、三个优秀的研究生,何镜堂会向他们展望设计院美好的愿景。事实证明,何镜堂是高瞻远瞩的,当招投标时代来临,华工院已经做好了人才储备,建立了很好的制度平台,合理的薪酬制度后来被国内各设计院效仿。1999年成立的何镜堂工作室又成为带领全院左冲右突、摧城拔寨的中坚力量。经过十多年的共同奋斗,当年看起来有些虚幻的愿景居然实现了,甚至于超乎想象。
何镜堂很谦虚地说:“我是独善其身的人,没什么领导才能,是历史的机遇把我推到了潮头。我一向擅长的就是抓主要矛盾的方法,也用它来管理。管理设计院、工作室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人才、是精品。我就狠抓这两样。人事、资金在其次。有了人才、有了精品,其他也就迎刃而解。”他一方面从社会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专家顾问,另一方面鼓励设计人员继续深造,并争取条件派遣中青年工程技术人员赴国外进修,或与境外事务所合作设计,同时结合工程任务,组织设计人员出国考察。对于有些重点的和有挑战性的工程项目,有意让青年骨干挑重担,让他们在实践中勇于竞争,茁壮成长。现在,有了人才和精品,何镜堂工作室的设计任务较多是业主慕名找来的,为了保证设计的完成度,设计费用也达到了国家标准的1.2倍。何镜堂说,为了保证让学生们继续进步,重大项目工作室依然会积极参与投标竞争,同时他们正着力推动“国际化”,储备国际化人才,参与外国的设计项目,走向世界。

五、后记
2008年,在完成了北京T3机场航站楼后,英国著名设计大师诺曼•福斯特说:“我觉得中国是世界上最有远见的国家之一,在任何其他地方,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如北京新机场这般尺度的项目是不可想象的。这种革新的态度使一切变为可能。”进入21世纪,中国在目前的世界各国中,建筑的速度已进入“伟大”的行列。而中国建筑师正是在这样的速度中长期超负荷工作,很多建筑师在近十年建成的作品数量都可以用“巨大”来形容,但令人惋惜的是,其中创意绝妙者凤毛麟角。虽然“模仿”不失为一种学习手段,但长期无创意毕竟是危险的事。有人调侃说中国建筑师目前靠吃“激素”生活,为什么不去摄取正常的“营养”呢?原因很简单,高速经济增长下,中国的建筑市场发展太快了,而中国建筑师普遍不想吃苦,只求速成。对青年建筑师而言,躲避艰辛和急于求成的想法是非常致命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普遍真理。
欣喜的是,何镜堂工作室早在成立之初就做好了在人才培养和建筑创作两方面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何镜堂教育他的学生们创新型思维需要遵循中国文化的发展足迹,遵循两观三性的理论规律,不能胡乱为之,需静心观察思考,重视实践需求以及继承岭南文化、中国文化,不关注时髦,让建筑天长地久……
更可贵的是,何镜堂工作室培养了一大批善于在当代设计市场中靠竞标取胜的建筑师,让这里成为中国30多年改革发展中,无论在设计体制还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都名列前茅的一个独立的建筑设计团队。他们从来不靠计划经济体制保护下的设计市场,也不靠很多大设计院那种“效益与产值简单挂钩”的粗放式管理所形成的增长,靠的是制度创新、产学研结合、人才素质培养以及精品追求的思路。
正是这些正确的改革道路的选择,让何镜堂工作室团队成为中国目前建筑设计的前瞻性梯队。无论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还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何镜堂工作室在这些国家重要工程中都充分表现了设计的实力,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让世界见证了新一代中国建筑师的崛起。
2010年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实地考察上海世博会筹办情况,他握住何镜堂院士的手说:“这个馆很有中国特色。”
2010年8月,何镜堂院士应邀接受意大利《I’ARCA》杂志主编卡萨提教授的专访,卡萨提认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是中国建筑设计的一个分水岭,结束了可口可乐式的抄袭,开创了中国建筑设计的一个新时代。
2012年2月,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作为知名建筑师,何镜堂与张永和、马岩松等一起出现在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
2012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斯科特·科恩评价何镜堂院士说:“他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建筑师中的一个,既完成了多样性建筑实践又通过理论分析来阐述实践”,“他的作品微妙而复杂,空间移动在限制与大胆之间穿梭,并没有刻板单一的设计模式”

1999年,大都会广场及中国市长大厦获国家级优秀设计铜奖;
1999年,宝安新城广场获国家级优秀设计铜奖;
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获国家级优秀设计银奖;
2004年,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教学组团获国家级优秀设计银奖;
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获国家级优秀设计金奖;
2006年,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教学楼及管理楼获国家级优秀设计铜奖;
2006年,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院系实验楼群获国家级优秀设计铜奖;
2009年,广州市越秀区解放路旧城改造获国家级优秀设计银奖;
2009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深圳科学馆、长春烈士陵园扩建、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2008北京奥运会摔跤馆、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教学组团、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公共教学楼、广东药学院新校区、广州市越秀区解放路旧城改造、华南理工大学院系实验楼群等13个项目获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
……
面对如此繁多的获奖荣誉和业界及媒体的褒奖之词,何镜堂院士总是淡定地认为荣誉属于过去,不值得总提。现在,他很少与人争论建筑创作中的各门各派、孰是孰非,更加注重“用作品说话”。从上面列举的获奖作品和人员名单不难看出,越是后期,何镜堂工作室获奖的作品越多越好,培养的人才也越多越出色。何镜堂很自豪与自己以及工作室共同成长。现在看来,何镜堂院士早在1999年工作室成立之初就酝酿着进行一场大胆的建筑教育和建筑师创作模式的改革,他是一位中国建筑教育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说:“中国事向来之不振者,非坐于不能行也,实坐于不能知也;及其既知之而又不行者,则误于以知为易、以行为难也。”十几年来,何镜堂工作室由艰难起步逐步打开局面,再往上走竞争更加激烈。何镜堂有信心!他是很少“忆往昔峥嵘岁月”的人,他活在当下,望着明天,不惑于“知易行难”的旧说。我愿何镜堂工作室在新的征程上,不断进步,雄起于世界!愿这篇文字能够记录下他们的足迹,告诉后人,曾经有这么一群中国建筑师来过,他们的内心闪烁着时代的光芒,而这些光芒,照亮过我们来时的路。


何镜堂个人小档案
[url=http://www.chinaasc.org/upimg/allimg/120918/10513252H-17.jpg][/url]


何镜堂,1938年4月出生于广东东莞。
1965年8月于华南工学院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1967年调湖北省建筑设计院,1973年调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1983年回到华南工学院。
1992年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1997年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首任院长。
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总建筑师,科技部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原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主要代表作有: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深圳科学馆、天津博物馆、长春烈士陵园、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及摔跤馆、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浙江大学新校区、重庆大学新校区、江南大学蠡湖校区、广东药学院新校区、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等。
出版《中国当代建筑师——何镜堂》、《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设计实践》等专著六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B Color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