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巴黎“音乐城”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德·鲍赞巴克 项目地点:法国巴黎 项目时间:1990年 1994年法国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德·鲍赞巴克(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成为当年美国普利茨克建筑奖得主。1990年建成的巴黎音乐城是这位建筑师最著名的作品,它集中体现了鲍赞巴克的雕塑性原则。 音乐城位于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的南入口附近,它的对面就是国家音乐和舞蹈学院。音乐城包括一个音乐厅,100间琴房,15个音乐教室,一个音乐博物馆和100名学生的宿舍。建筑布置及形式考虑到声学上的要求,一部分房屋采用波浪形屋顶。建筑体形既简洁又错综复杂。鲍赞巴克主张建筑要不断地重新创造。有的评论家认为鲍氏获奖是“一个反传统者的胜利”。 音乐城采用大量分离的小块是它的建筑特色,这种特色并不会与线条的流畅性以及外表装饰的细致性相矛盾。“音乐城”最为抢眼的外观设计是巨大的波浪型屋顶,流露出奔放的音乐节奏。波浪顶部的圆形透光孔让阳光调节建筑自身的明暗色调,打破了现代建筑中规中矩的严谨形态,很受烂漫的法国人的欢迎。鲍赞巴克在“音乐厅”的整个设计中,采用了多种有趣的形态设计,来达到雕塑性的目的。他希望这种雕塑性的表达方式可以使建筑散发出更多的文化风采。 音乐城里的展厅空间感也极强,水泥颜色的墙壁充满当代艺术气息。 音乐博物馆的游览顺序加强了对空间的感受,首层的第一展厅“歌剧的诞生”然后上行到第三层“思想启蒙时期”,到了四层以其极高的天顶又被恰如其分地切分为高低不同的两层,分为“欧洲浪漫主义时期”以及“历史的加速度”。最后一个展厅“世界音乐”则是回到二层结束。整个顺序设置丝毫让人感受不到跳跃,反倒在展览结束之时,感叹展览设计精妙,不同的楼层高地突破了人们传统理念中建筑的呆板之感使其充满变化,巨大的空间让人几乎迷失其中又在历史的追溯中找到去路。最后的“世界音乐”则让人一睹充满异国风味的乐器。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Cidade Das Artes艺术馆(Cidade Das Artes)
2016-02-18
-
2016-02-18
-
巴黎文艺复兴万豪酒店(Renaissance Marriot Hotel in Paris)
2016-02-18
-
2016-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