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德绍包豪斯学院(Dessau Bauhaus)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项目地点:德国,德绍 项目面积:11,340㎡ 项目时间:1925-1926年 摄影:Thomas Lewandovski, Sharp 包豪斯设计学院(Bauhaus),德国一所艺术和设计学院,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aet Weimar)。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的宗旨和授课方向是使艺术和手工艺与工业社会需求相统一,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建筑学派的设计强调简约朴素风格,促进了国际建筑风格的形成。包豪斯建筑学派由建筑师沃尔特·格罗佩斯在1919年创立于魏玛。 1925年,学校迁至德绍。新建筑由格罗皮乌斯设计,坚定地确立了世界建筑风格。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校长职务,由瑞士建筑师汉斯·迈耶继任。后者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路维格·密斯·凡·得·罗继任。1932年,包豪斯设计学院迁至柏林,并在次年被纳粹封锁。众多包豪斯教师定居美国,其中包括密斯·凡·得·罗,马歇·布劳耶,约瑟夫·亚伯斯·拜耳,赫伯特,和拉斯洛·莫合利-那基。 由于常年战争和纳粹的关系,学校再次易主,就连在一战中因受伤而获得过铁十字勋章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也被纳粹定义为“优雅的沙龙布尔什维克”,并因不堪纳粹的迫害而被迫辞职,包豪斯理念由此也被压制,但仍有部分坚定的包豪斯推动者留在了德国,而后这座几经兴衰易名的学校最终在两德统一后的1995到96年间被德国政府重新复名为包豪斯,成为著名的公立综合设计类大学性质的学术机构。 扩建的校园部分包括教学区、学生与教职员工宿舍、大礼堂和办公区。从天空俯瞰,整个校园如同飞机螺旋推进器。大楼的三个侧翼建筑由桥梁所连接,建筑院系和工厂工作区被一个两层高的桥所连接,桥里面的区域则是行政办公区域。从宿舍和教学楼可以通过旁边的侧翼直接通往餐厅和礼堂。教学区内设有行政办公区、教师、教职员工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模型室、地下室等。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6-02-18
-
2016-02-18
-
2016-02-18
-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Harvard Graduate Center,Cambridge,Mass,TAC)
2016-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