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蓝天组 沃尔夫·狄·普瑞克斯, W. Dreibholz & Partner ZT GmbH 主持设计师:沃尔夫·狄·普瑞克斯 项目合伙人:Paul Kath 项目建筑师:Volker Kilian 设计建筑师:Sophie-Charlotte Grell 项目团队:Daniel Bolojan, Wendy W Fok, Martin Jelinek, Daniela Kroehnert, Valerie Messini, Judith Mussel, Martin Neumann, Renate Weissenboeck 总承包商:Frener & Reifer Metallbau GmbH, Augsburg, Germany 声学:伦敦奥雅纳 媒体技术:CAT-X, Vienna, Austria 概念:Hannes Koecher, Florian Prix 项目进程:Hannes Koecher 项目管理:Florian Prix, Claudia Oriold 现场操作:Geari Schreilechner, Ruben Bunka, Hannes Koecher, Florian Prix 项目地点:德国慕尼黑 占地面积:1  790 m2 总建筑面积:560 m2 委托人:The Free State of Bavaria represented by The Bavarian State Opera Munich, Germany 研究时间:2008年2月 开始设计时间:2009年10月 动工时间:2010年4月 建成时间:2010年6月 草图及线图:蓝天组 模型:Sebastian Buchta, Paul Hoszowski 渲染:Armin Hess, Isochrom 摄影师:Duccio Malaganba 翻译:郝世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概念 在这个任务中,我们的设计必须为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实验性演出创造一个拥有300个座位(或700名站立观众)的空间。这个展馆应可拆卸、可移动并且可以被重新组装,并通过它自身形态的变化来展现各自城市空间的特色。 众所周知,音质是良好声学效果的决定性标准。因此“展亭21迷你剧院空间”的概念不得不克服一个矛盾:要设计一个允许被快速组装和拆卸的轻量级建筑,但是与此同时又要兼顾一个音乐厅的声学要求。 怎样做才能在质量减少的情况下创造一个良好的声学环境?初期的考虑已经在草图中修正地展示出展厅在基础设施上的基本概念,它一方面诠释声音的空间传播序列,另一方面通过其金字塔式的形式属性健全声音的反射和吸收,称之为“声音景致设计”。 与景观设计类似,这个展亭涉及到格式塔定理的应用,声音景致设计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并指定了构成方法。在建筑界,勒·柯布西耶和Iannis Xenakis致力于音乐与建筑的领域时,他们都想到了音乐作品的三维特性(勒·柯布西耶的菲利普展厅和窗户在 La Tourette项目的分区)。 我们实现声音美化的设想分为三步:首先,实现广场和街道之间的屏蔽作用;其次,塑造展厅的几何形状以通过其表面偏转噪声;再次,对展厅的表面进行设计来吸收和反射声音。 作为进入抽象化的音乐空间的起点,建筑形态从Jimi Hendrix的歌曲《Purple Haze》的序列和莫扎特的《唐璜》进行转录。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音乐频率部分的分析,并通过与计算机相结合产生的三维模型,转译为金字塔似的“尖状建筑”的参数化“脚本”含义。 为了实现内部空间声学的目标,内墙和天花板表面进行了穿孔吸收和反映夹心板组合的顺利安装。展馆的地板也进行了反射处理,即使是作为“舞台地板”。声音反射、平行墙壁和天花板表面因此可避免倾斜或扭曲。在声学发展上蓝天组与奥雅纳声学署共同进行了研究,建筑和材料采用Frener & Reifer。 照明装置 内部空间的建筑设计采用了cat-x系统。复杂的多投影不仅照亮了室内的休息室,还改变了空间知觉,从而使建筑看起来仿佛在移动。空间转换成声音,声音变成了光,光形成结构,从而创造出一个抽象的小型歌剧反馈的空间。对建筑结构的边缘通过照明设计得以强调。提高了对比度,它们之间的亮度就降低了。简约的色彩和声音流覆盖表面,这些信息从当前的音频信号传到了其他空间。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6-02-17
-
丹麦奥尔堡音乐厅(HOUSE OF MUSIC AALBORG)
2016-02-17
-
2016-02-17
-
2016-02-17
-
阿尔巴尼亚议会大厦(The Open Parliament of Albania)
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