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师:张应鹏 设计团队:张应鹏、沈启明、黄志强、王凡、单海东 结构设计:王金龙、石立彬、李红星、刘兰珣 设备设计:张晓明、谭章、张琦、陈云高 建设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地点:江苏 苏州 场地面积:202424.6㎡ 建筑面积:232545㎡ 设计时间:2009年3月 完成时间:2010年8月 摄影:姚力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独墅湖高教区东方大道北侧,星塘街西侧,总占地约202000㎡,总建筑面积约205000㎡。总体布局分为南北两大区域,由于主入口在北侧的若水路,北部主要以基础教学、实训教学以及图书馆、报告厅及行政办公为主。南侧主要以学生宿舍、国际公寓、食堂、风雨球场与运动场为主。一条宽至9m的通道在一层与三层连接南北两侧。由于大多数建筑为5~6层,三层的连接在实际使用中大大减少了人流上下的频率。中间和西侧入口相对应的是绿化与水面,在南北两大功能区域之间承接着分离与共享的双重功能。 北侧的教学区采用教学综合体的做法,在1.0容积率的前提下能尽量节省户外空间,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教学综合体以一个内向性的椭圆形广场组织并联系着各相关功能。东侧的6个单元分别为6大实训功能,水平上从前到后分别为机械到机电、工科到文科按秩序展开;垂直上从下到上,是从加工到中试到研发按工序上升,空间与功能上都保证了有机的整体性。这也是我与学院院长单强博士在建筑学与教育学上的一次默契的配合。 南侧以运动场为中心,分别布置了学生宿舍、食堂、风雨球场与看台。以运动场为中心其实是想展示校园的运动活力,所以宿舍朝向运动场的西端、食堂朝向运动场的南侧,并且都设计为宽大的平台,强调着空间与行为相互渗透。食堂占据了整个校园的最好位置,也表明了一种主观的引导态度,在网络技术已广泛普及的今天,食堂已从单一的就餐环境演变成了复合的交往空间。它已从一天三次的短时开放发展到了从早晨6点到晚上10点的全天候服务,既丰富了学生们的活动空间,也大大提高了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6-02-17
-
2016-02-17
-
2016-02-17
-
2016-02-17
-
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