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西雅图摇滚乐博物馆建筑师:弗兰克·盖里 项目地点:美国西雅图 项目时间:2000年 在2000年正式开幕的西雅图摇滚乐博物馆,是由向来对新空间与造型美学有着近乎宗教崇拜般狂热追求态度的建筑顽童弗兰克·盖里,继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后,又一次挑战建筑美学并结合电脑科技与营造技术的大胆尝试。这是一座主题相当明确的博物馆,以摇滚乐再加上美国西北地方的各种流行音乐为主,而鲜艳的外观则是以知名摇滚乐明星吉米汉卓克(Jimi Hendrix)在演唱会现场摔烂一把电吉他的灵感来设计的。 这个音乐博物馆的全名其实是:Experience Music Project(简称EMP),设立的宗旨是要“展现摇滚乐的本质,并追索到影响其发展的爵士、灵魂、圣乐、乡村与蓝调等相关音乐历史领域,以及其对未来音乐可能的后续影响。 EMP的位置在西雅图北端的西雅图中心,这块广大的基地原本是1962年世界博览会的场址,在40年后的现在仍可见得到的当年展场遗痕,只有观景高塔与来往于城中央的轻轨铁路了。五种颜色的块体代表摔碎的电吉他,轻轨铁道则是吉他的长柄。虽然整个形体的构想是源于“摔碎的吉他”,但是完成后的外观却有因极度抽象而产生自由联想的可能,有人形容建筑物形状像内耳蜗,也有人说像是一颗臼齿,或是将其自由线条与西雅图的山峦相提并论。 当整个设计的形体概念现身出来时,如何去构筑这样造型的构造方法,成了一开始最具挑战的思考,甚至于以最原始的用土堆先堆出真实体量,再在其上浇灌钢筋混凝土的方法,也被严肃地考虑过,但最后还是决定用钢骨系统来施工。但真正最困难的挑战,其实是如何营建出这样一栋每一个钢脊骨与每一片金属覆面都是不同立体单元的建筑物。 这个方案和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大异其趣的是: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的自由曲体事实上是由直交成隔状的笔直钢构件所架构而成,上面覆盖的金属板也是由水平面所联结成的仿曲面;EMP则每一个钢构件甚至金属表面,都是特别切割出来的立体形貌,也就是都是货真价实建构出来的曲面体,这也是CATIA软件的优势,它本来就是用来设计像飞机或船体那样流畅的躯体线条的软件。 在钢骨与辅助结构支撑架构起来后,工人把拉紧、沉重的粗金属网覆盖固定上去,其上再铺上一层细的不锈钢网,并编排钢筋用来浇灌约12厘米厚的快干水泥,凝固后铺上防水层,并锁上最外层的金属皮层。整个施工过程叙述起来只是三言两语,但是真正要面对的困难与艰辛,自然是不言而喻。 材料本质美的可能被极度地发挥,自由线条的美学可能性,也被推到历史新高点。室外面材与体量感被引入室内,加添视觉与尺度经验的新冲击感。但无论如何盖里终究还是圆满地交出了这个有划时代意义的建筑来。 这种对材料与空间线条的运用,不只是在外在造型上可以见得到,在大厅及餐饮区域的室内空间里,同样有淋漓尽致的呈现效果。将室外面材与体量处理手法同样引入室内,使室内产生出一种奇异的、介于室内与室外间的感受,甚至因为空间体量缩放之间更易有戏剧性,加上人工光线的辅助效果,反而在视觉与空间经验上给人更大的冲击,几乎有正步入某种未来虚幻华丽世界的错综感觉出现。 盖里的EMP设计方案,无疑为他自己也为整个建筑界都提出一种新的诗意建筑美学的可能(当然作品仍是延续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建筑思索轴线),他勇于挑战营造技术的可能与善于结合电脑科技的优势,都是使他得以持续受世人瞩目的原因之一。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6-02-17
-
2016-02-17
-
2016-02-17
-
2016-02-17
-
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