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博物馆、规划馆及档案馆 

2016-02-16 17:53 发布

1063 0 0
20130517095054488.jpg
项目名称:蚌埠市博物馆、规划馆及档案馆建筑师:孟建民
设计团队:孟建民、徐昀超、邢立华、周富、李松名、刘瑞平、杜清娴
项目地点:中国,安徽蚌埠
设计时间:2011年7月
竣工时间:预计2014年
用地面积:95499㎡
建筑面积:68333㎡
博物馆用地面积:47704㎡
博物馆建筑面积:33967㎡
规划馆及档案馆用地面积:47795㎡
规划馆及档案馆建筑面积:34366㎡

蚌埠三馆项目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由博物馆和规划兼档案馆两栋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约69000㎡。三馆虽然是公共文化类建筑,但由于临近蚌埠市行政中心,决定了本项目的特殊性:其设计既要有中正的布局和庄重的政治形象,又要有公共建筑开放性、亲民性的表达。

设计的策略首先是引入平民化的公共活动,消减政治的严肃性。设计将建筑布置在地块南侧,在北侧完整的退让出城市绿地,在两栋建筑之间置入城市广场,以满足当地大型民间艺术“花鼓灯”的表演以及市民日常的休闲娱乐活动;同时凸显出行政轴线,开启直通新城市政公园的城市山水景观轴线。

东西两栋建筑均采用正方形的建筑空间布局,在此主基调下,遵照功能逻辑,强调中正、理性、纯粹的形式语言,以差异化设计为原则,形成和谐统一又各具特色的建筑体量。博物馆立面效仿岩层断面的肌理,形成层叠的质感;深色GRC人造石材和条形透明玻璃虚实对比,形成雕塑感、厚重感的方形体量。规划档案馆的屋面弯曲倾斜,中央矗立圆筒状核心空间,展现出独特的建筑轮廓。立面处理上银灰色穿孔铝板的使用,形成与博物馆截然不同的建筑个性。

博物馆采用回字型的空间布局,并向东侧广场敞开,流畅的把广场的活力引入室内,广场也成为展览空间的延伸和补充。主入口空间与中庭空间相连,斜撑支柱支撑起36m*36m的井字桁架屋顶,五折的蛇形廊道通过10米左右跨度的拉杆从屋顶悬下,并通过斜拉杆形成超静定结构避免晃动。在光的中庭中,吊桥既是一个空间雕塑,又是重要公共空间;中庭也不再是空白的视觉空间,而成为一个城市客厅。

规划档案馆由公共性较强的规划馆和相对私密的档案馆组成。设计根据两馆的特性在空间组织上进行了区分。西侧紧邻广场部分设置规划馆,通高的公共空间连通广场空间,增强建筑的公共性。设计改变传统的沙盘观景模式,以大跨的圆形柱网支撑起铜色圆筒,圆筒下即为规划馆的沙盘区,游客可通过缓缓上升的螺旋坡道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观看蚌埠市模型的全貌。建筑东侧临近城市道路部分为档案馆,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建筑南侧设置两馆的办公空间,保证了良好南向采光。
                                         
                                              20130517095253773.jpg
                           
                                              20130517095256688.jpg
                           
                                              20130517095258893.jpg
                           
                                              20130517095301882.jpg
                           
                                              20130517095303284.jpg
B Color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