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钓鱼台七号院 设计人员:庄惟敏、方云飞等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地点:中国 北京 建筑性质:居住建筑 总用地面积:1.67h㎡ 总建筑面积:7.3万㎡ 竣工时间:2010.12 获奖情况: 获2009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综合大奖 获全国“第十一次优秀设计工程评选”单体设计二等奖 传统开启新的传统 设计力图在延续地域文化传承和历史传统的同时,以一种全新的“历史”态度、全新的“传统”建筑,创造新的经典、开启新的传统。 规划 用地南距玉渊潭80m,项目整体规划呼应玉渊潭北岸的独特自然地貌,充分利用用地的景观特征,100户公寓沿湖面展开,景观得以极致。 建筑设计没有刻意的风格,就如同建筑本源就没有东西之分。容括东西的建筑元素,在建筑上进行着精致的组合。看似传统的建筑细部,表达着全新的现代设计,传递着动人的内在气韵。 材质 建筑采用100万块传统工艺烧制的红砖,通过现代砌筑手法,应用于建筑的墙、柱、屋檐、腰线等部位,质朴亲切。 原铜点缀于建筑窗下,阳台、栏杆、扶手等部位的原铜板,都在近人部位设置,随时间流转,都会在其上留下痕迹。 石材的古朴、凝重是红墙的完美搭配,通过手工打磨的石材装饰、线脚柱头,传递着建筑朴素的气息。 技艺 钓鱼台七号院的外墙砌筑工艺采用清水砖幕墙系统,这是针对剪力墙高层住宅系统开发的一种外装饰系统,红砖采用定制的手工三孔砖。剪力墙系统在每层层高(3.4m)处设结构挑板承载每一层的砖荷载,在每层1.7m处增设配合建筑造型的钢结构骨架,砌筑过程中每隔3-4皮砖设水平向拉结筋,纵向每隔0.6m-1.2m通过三孔砖的砖孔纵向穿钢筋,内灌砂浆,与水平筋拉结,形成整体板状墙体并与预埋在混凝土结构内的预埋件形成刚性连接,使之整体稳定。砖幕墙系统在美化建筑造型的同时,由于其与内部结构体系留有空气间层,形成了对结构体系的保护,提升建筑的保温节能性能。 文化 钓鱼台七号院,契合建筑的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将十二章纹的文化元素贯穿其中,配合唐草、浮尘与云纹图案,抽象后点缀于建筑之中,丰富建筑肌理,彰显历史文脉。 感谢庄惟敏院长将项目信息和图片授权中国建筑报道网发布。 Appreciation towards Dean Zhuang Weimin for Authorizating the information and all photos of projects.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6-02-16
-
2016-02-16
-
2016-02-16
-
2016-02-16
-
2016-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