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院士 (本文图片均由大江网记者喻云亮摄) 高峰对话直播现场 “中国馆之父”与江西市长唇枪舌剑 大江网讯 记者秦海峰、实习生邹晶报道:8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在南昌和江西住建厅副厅长欧阳泉华(主持工作)、南昌市副市长黄春平、吉安市常务副市长吴敏展开高峰对话,就当前城市建筑存在的普遍问题和老城改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化缺失导致城市建筑“千城一面” 在回答欧阳泉华关于当前城市建设存在哪些普遍问题,怎么创造城市特色,如何提高城市建筑品位时,何镜堂表示,城市建筑“千城一面”,品位有待提高,建筑文化缺失是普遍性问题。 何镜堂说,一个城市或是一个国家,最终能不能现代化,除了GDP以外,最重要的还得看文化的品位、文化的能量。南昌是一个水非常多的城市,有两条河,四个大湖,这个特色怎么展现出来?如果做好了这篇文章,城市建筑的特色就出来了。 “我有一个观点是建筑的‘两观三性’,即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整体的和谐美,那肯定很杂乱;建筑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各方面协调发展,这样城市才是一个好城市;此外还应特别注重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何镜堂表示。 何镜堂说,我们在搞建筑时经常会碰到一系列问题,或者对传统文化全盘照搬,一成不变,这是一种极端;或者把外国的好东西全搬过来,没有自己的东西,这也是一种极端。一个城市只有把地域、文化、时代相结合,才能做出特色。 城市发展不能忘“根” 旧城改造不宜大拆大建 在回答黄春平关于老城改造和历史文化延续的问题时,何镜堂说,旧城改造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城市的发展有它的过去,今天是过去的延续,将来,我们又变成人家的历史了,这是自然规律。所以,城市建设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根”。 现在一些城市的旧城改造曾被人称作“擦黑板式”,改造后的城市,即没有留住过去,也没有形成当代的特色,这是令人非常苦恼的事情! 何镜堂表示,作为古城,特别是历史城市,旧城改造不宜大拆大建,要根据不同情况实施。一些比较重要的传统的街区的历史建筑,我们应该保持它的原真性;对于老区里面的环境风貌,应该保持它的完整性;对于传统文化,要保持其延续性。 “但是,改造过程不等于不能动,要分清情况。一些重要街区,它的风貌还是要保留,新盖的建筑应该和它协调。我不主张大拆大建,但该拆还是要拆,只是拆之前要做好保护和规划,改造完后还要看到原来城市的影子。”何镜堂表示。 城市布局不合理导致交通拥堵 在回答吴敏关于城市建筑规划和交通拥堵之间的关系时,何镜堂表示,城市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交通拥堵是城市在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欧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曾遭遇交通拥堵问题,经过数十年才得以解决。 何镜堂说,造成城市拥堵的原因,首先是城市布局和路网设计的问题,过去我们的城市规划强调功能分区,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过去的路网设计强调以大马路主干道为主体,不注重小路,结果老百姓就没地方走,困在那个地方,造成交通拥堵。 “城市规划如果过分强调功能分区,就不方便居民出行和生活;整个路网的设计不能只强调大马路为主,更需要从细处着手,解决老百姓出入问题。总之,城市规划和路网设计要人性化,以人为本,在这方面,香港是个值得学习的榜样”,何镜堂表示。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6-03-09
-
2016-03-09
-
2016-03-09
-
2016-03-09
-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