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在厦大演讲称 "中国馆"方案曾首轮就被淘汰 

2015-12-22 14:34 发布

1373 0 0
海峡导报4月2日讯(本网记者 梁静/文 张向阳/图)为欢庆厦门大学90周年华诞,多位知名学者,包括何镜堂、易中天、李敖、刘再复、杜维明,将一一站上厦大讲坛,为学子们带来“走近大师”系列讲座,呈现精彩的学术盛宴。昨天,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师何镜堂走上讲坛,为我们讲述中国馆“诞生”的来龙去脉。

何镜堂“中国馆”方案曾首轮就被淘汰
“这个方案最初竞标时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幸好后来有人把它又重新递交了上去。”何镜堂一提到中国馆,就打开了话匣子。
图片来源:东南早报
2007年4月25日,国家正式向全球华人公开征集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方案。当时竞争很激烈,短短两个月,世博局就收到344份设计方案。在第一轮的较量中,他设计的方案就不幸被淘汰。后来在“20进8”的筛选中,世博局表示找不到能代表中国特色的方案,何镜堂的方案被再次提交。
何镜堂略带调侃地说:“没想到这个落选方案一跃就变成第一名了,8票全数通过!”
中国馆的古典造型从斗拱变来
提起中国馆的设计,何镜堂说:“如果这个馆盖在巴黎也可以,盖在美国也行,显然不可以叫中国馆,它必须体现中国的文化和时代精神。”于是,何镜堂和他的团队很快确立了中国馆“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的设计理念。
那么,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何镜堂从三个具象得到启发:一是中国的文字符号;二是夏商周以来的器物造型,比如鼎;三是中国传统建筑。“我国的古代建筑有很多亮点,最具代表性的‘斗拱’就是我们灵感的来源。我们以鼎器为外形、以九宫格为屋顶,最终让中国馆横空升起,成就了‘东方之冠’。”
对于中国馆的设计,何镜堂很满意。“建成之后,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中国馆的“红色外衣”花了十个月才“穿”上
世博会上的中国馆,主色调是红色,但是这件红色的“外衣”,何镜堂和他的设计团队整整花了10个月的时间才给“穿”上。
“当时我们买来中华牌香烟,发现颜色偏紫;研究故宫红,也不理想。最后还请来了色彩研究所的专家,经过多次试验,才研究出一种‘红’,最终才把‘红衣服’穿了上去。”
对于“红衣服”上的纹路,他们也经过多次试验。“本来想用祥云的图样,后来觉得和虫子一样,想用9公分宽的纹路,后来看上去像集装箱。最后用一种像灯芯绒布的条纹,非常有整体感和自然感”。

人物面对面

“我到了45岁才真正起步”

导报记者 (以下简称“记”):现在您有这么大成就,那么您还在大学生这个年纪的时候,都在做什么?

何镜堂(以下简称“何”):我现在是很好,但是我以前是很不顺的。我上大学时(1956年)一直搞运动,研究生毕业后又遇上“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都40多岁了,所以很多人说我是厚积薄发。

我真正起步是在45岁,那时接的第一个工程是深圳科技馆。我大学时的座右铭是 “今天的事今天完成”,研究生时的座右铭是 “对每一天都抱着真情深思,爱他,尊敬他,尽我所能”。我想,20岁该立志了,该有抱负,也该养成好习惯,要知道,习惯决定命运。

记:您对厦门大学的建筑有什么看法?

何:嘉庚建筑最大的特点是把闽南地域性特点和国外(南洋)风格融合得比较好,不管是布局、屋顶还是材料方面。它不只是一个建筑,它已形成了一个艺术体系。

记:您能展望一下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吗?

何: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建筑事业没什么发展。改革开放后,我们和其他国家的差距就很明显。中国的建筑师既要虚心向外国学习也要自信。最关键的是年轻的建筑师,你们不能走我们老一辈所走的“赶”的道路,而要走自己的道路,走“引领世界”的道路。

记:对于您亲自设计的世博会中国馆,您最满意它哪一点?

何:整个中国馆,我最满意的是,这个建筑的每个面都有31个突出的点,这就是中国建筑的椽,非常大,2米7乘2米7,写的是中国的篆字“东、南、西、北”,出人意料的是,这些篆体文字本身也是通风口。这样,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功能就结合了起来。

何镜堂,1938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B Color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