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敦煌--敦煌壁画艺术 

2015-11-29 20:41 发布

782 0 0
                                                  
7d1e51e04e21b6ac4896abc7e54e713c.jpg 莫高窟,在空间,而不是在洞窟里介绍,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希望能领大家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做一次艺术的徜徉。 ◎ 莫高窟地理位置莫高窟坐西朝东。在《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中,记载了“莫高窟者,阙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 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当锡杖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至此,又与尊师窟侧,更即营建……”。关于莫高窟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人们认为当年开凿莫高窟的第一个僧人乐僔的功德莫高于此,故称莫高窟;还有一种说法是,在鸣沙山的高处开凿的洞窟叫莫高窟。而根据有的语言学家的研究,“莫高”一词可能来源于古突厥语,意为“神圣、伟大”。
d124dceec353276a7c4d6e1750c861c2.png
2012年11月雪中的莫高窟塔共9 层,前有宕泉河,河后的崖体为开凿石窟的崖面。崖面分北区和南区,全长共1712 米,其中北区712 米,有正式编号的洞窟248 个,其中有禅窟82 个、僧房窟50 个以及若干瘗窟、廪窟等,在僧房窟内有灶台,烟道,炕、灯龛等,可见其功能多为修行、起居、埋葬骨灰、储藏等。
f79e93fe1e3babb900f1440464ee1d93.png
秋天的鸣沙山鸣沙山不仅是大家通常看到的骑骆驼的那部分,它东西长40 多公里,南北绵延20 多公里。莫高窟整个崖面开凿在鸣沙山的东麓,前面错落种植着多种树木,宕泉河河水在莫高窟前静静流淌。
bb2fb718f0012c1c03a7d0171f6b38cf.png
fcede6b85bba96972239cea6376952d5.png
图为三危山的景色。“三座危峰耸立”故名三危山。 莫高窟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敦煌。我们可以在地图上看到,古代丝绸之路始于长安(今西安),经敦煌,一路向西,直到地中海一带。因此,西域、中亚的文化经丝绸之路沿塔克拉玛干沙漠汇集到了敦煌,然后经敦煌继续向东传入中国。
5f5c269b46841d41b0bf6d48a8bb56cb.png
古代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莫高窟洞窟壁画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仍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洞窟。
69c0f814b5def90bef4da12a771a2f0e.png
b33b80d83fc3b8482b8bfa50b2cd7ecd.png
第257 窟《鹿王本生》 北魏此图讲述的是北魏的故事——九色鹿。壁画为连环画,位于中心塔柱的后面,因此无法展示全貌。此画画面从两头开始,到中间高潮部分“九色鹿见到国王”结束,这与东汉画像砖的构图方式是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该壁画对九色鹿的处理。在印度和新疆的石窟壁画中,九色鹿是跪着面见国王,而在莫高窟是站立的,显得潇洒高大。菩萨冠是波斯王的头饰。为了表现国王的羞愧,低下马头,抬起马蹄。
2f2832c1298699f30a470438085c4d32.png
此图是九色鹿开头部分。讲述梦见九色鹿皮毛的王后在向国王央求寻找九色鹿的故事。画中描绘了中国式建筑,西域式人物。王后身着龟兹贵族妇女服饰,把一只胳膊搭在国王肩膀上,扮撒娇状。国王答应后,脚一翘,十分得意。山有装饰效果,人大于山。北魏后来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公元535—556年)。敦煌属于西魏,现存洞窟11个。对外开放的洞窟是249 窟。洞窟形制增加了龛型窟。
c6ec9210784e7c9733abe4c479fb6924.jpg
西魏的飞天突出线条,有南朝的飘逸风格。除了飞天,还有飞仙。道教中形象,两只耳,身上有羽。
9c33cac207e92bad4b316dfc352030c3.png
第257 窟 《沙弥守戒自杀》 北魏此幅画讲述的是因缘故事。一个小和尚不愿放弃自己守戒的决心,为了躲避龟兹少女的爱慕、追求而自杀。图为少女情意绵绵地牵着沙弥的袈裟。
e0713703435f5bf2b578faccc9c2270b.png
285 窟 《沙弥守戒自杀》 西魏图中展现了当时的中国式建筑以及女孩着汉服的婉约含蓄姿态。
2d4b0f431ee5096d471122b8eb69391d.png
第249 窟 狩猎图此幅画讲述的是人世间的故事。东王公乘着四条龙驾车。在他下边是追赶的猎人,奔跑的野兽。穿着胡服的猎人骑马追赶前面的那头牛,后面是一只非常有气势的老虎。
e6613daa1eaca7fc0c2a1ed4203269ef.png
此幅画描绘的是一群漫步山间的野猪。气氛轻松,画工用铁线描勾出轮廓、基建的线条、生动形象。
15a22277b293c2aa0457939385f44811.png
野牛
470719860bb6d05764b06d788fc70832.png
第57 窟 《说法图》 隋代此幅画符合大众对莫高窟壁画的想象。飞天在这里不明显,但有树有背景,可以说是一个隋末唐初的洞窟。画面主体为氧化变色的大势至、迦叶和观音。观音十分温婉、细腻,他的脸色淡雅,有红晕,眼皮上着有一层淡淡的红。我们可以想象,在去莫高窟的路上,非常炎热,忽然遇到一个峡谷,有树有水,而进入莫高窟冬暖夏凉。在幽暗的洞窟,烛光打过,脸部贴金的千佛明明暗暗一闪而过。色彩鲜艳、姿态温柔的菩萨形象从墙壁中瞬间从墙壁中突显出来,跪拜在她面前倍感清静,备受安慰。其实每个洞窟都是在营造一片净土,这就是初衷。
8d68cb3675636972fb58ed58ef1b7a12.png
第103 窟 《维摩诘经变》 盛唐此幅画为山水画。画面接近吴道子的画。画中的维摩诘精神抖擞,很激动,身体前倾,跃跃欲试,不停地追问文殊。但文殊菩萨面对他的咄咄逼人,笑而不答,做出不二手势——“执着”、“妄想”。维摩诘身上线条是书法用笔,身后的屏风红色格子写的是草书。
2161cceb7e56bf6e31058ca1434c345f.png
节选自第61 窟《五台山图》此图描绘的是五台山地形,从山西太原到河北正定,方圆500 里山川地貌。画中的五台山出现瑞象,如空中现麒麟,现佛首,佛光寺等。
c41e773fc5ce608933628e3b7f62ebe8.png
(元代)此幅画描绘的是千手千眼观音。目前此洞窟不对外开放,如果大家想看,在陈列中心有临摹品。因为元代壁画是湿壁画,在干的时候迅速作画,最后形成一种晕染的效果,因此,为保持原始效果,临摹品也是做在一块泥皮上。元代的线描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最成熟的,在这个洞窟也能有所体现。
075b36e7e9e7b6428c4e17299d12241f.png
图为西魏飞天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干脆就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这是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一段话,我们就用它做结尾,当我们与敦煌不期而遇的时候,就让我们丢弃自己,碎成轻尘,融到这段曾经辉煌,现在亦灿烂的文明中吧。 文/屈欣艳(敦煌研究院接待部助理馆员,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出自《四月人文》总


B Color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