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石头的史诗 

2015-03-17 17:23 发布

1388 1 1

a1.jpg

法国文学家雨果称,建筑是石头的史诗。石头的历史也因建筑而格外融入人类文明的历程。无论是埃及胡夫金字塔,希腊雅典卫城,还是古罗马斗兽场均是石材基础的建筑遗产。从建筑的结构,到建筑表面的铺装,到建筑环境中的装饰,石材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石的凌厉、浑厚、奇巧在众多古今优秀石砌建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1

  • 建筑微分享
    建筑微分享 2015-3-17 17:24:41

    柬埔寨吴哥窟

    “吴哥窟的富丽堂皇,使希腊和罗马时代留给我们的一切,黯然失色!”——著名法国考古学家享利莫欧。

    吴哥窟,这座位于柬埔寨的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她是12世纪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II)的杰作。这个曾经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的建筑,耗费了这个国家的全部精力,历经了大约35年建造而成。

    正如她的名字VrahVishnulok,意为“毗湿奴的神殿”,整座建筑充满了光影变幻的神秘与摄人心魄的美感,而这一切,来源于印度教的神话。在印度教的神话中,世界的中心是一座位于大海之中的高山。这座高山叫须弥山,是众神仙居住的地方。须弥山周遭有四岳,日与月在山腰间运行。须弥山的周围是四大洲。此外,高山被七重山、七重海一层层地围绕。吴哥窟运用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布局:祭坛和回廊,再现了这个印度教中的众神之城。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外围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相对较矮的庭院象征陆地。陡峭的台阶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寓意着通往天国的道路绝不轻松。

    吴哥窟布局十分匀称,富有节奏。吴哥窟建筑群有两种形式的对称,镜像对称和旋转对称。从护城河、外郭围墙到中心建筑群,以横贯东西方向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现准确的镜像对称:甚至广场大道中轴线上南北两个藏经阁、两个水池,也对称地分布在两边。从广场大道望吴哥窟见正中一高塔,两座较小的塔在左右对称地陪衬,构成一个山字形。寺庙顶层的五子梅花塔群,除了中轴对称之外,有更严谨的两种旋转对称:从东、西、南、北四方,呈现相同的山字形构图,呈90度旋转对称;从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个对角方向看,也是一样的山字形构图。五座宝塔也只有如此安排,才有最大限度的对称效果,四面八方地重复展示同一造型主题。

    吴哥窟的建筑师巧妙地运用空间,用长长的大道显示空间深度感,用回廊的横展构造出建筑物的宽阔感;用不同层面回廊的透视重叠,构造出建筑物的高峻感。吴哥窟虽无大型的中心建筑,但其外观可以媲美任何一座庞大的中心建筑。

    0.jpg
    图片来源:互联网
    1.jpeg
    图片来源:互联网
    2.jpg
    图片来源:互联网
    3.jpg
    图片来源:互联网
    4.jpg
    图片来源:互联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