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建筑节能十大重点推广技术》 

2015-01-15 07:39 发布

956 0 0
0.jpg

建筑外墙隔热保温技术是将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从而使主体结构所受温差作用大幅度下降,温度变形减小,对结构墙体起到保护作用,并可有效阻断冷(热)桥,有利于结构寿命的延长。由于其突出的优越性,在建筑节能日益受到重视的住宅产业中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将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目前,该技术主要包括外墙保温隔热材料复合墙体技术、外挂板保温复合墙体技术、复合墙板体系保温隔热技术等几个门类。

二、节能门窗与遮阳技术


0.jpg


dHFJOJn2FwAA&ek=1&kp=1&pt=0&bo=tgGnAQAAAAABADY!&su=094183777&sce=0-12-12&rf=2-9.jpg

节能门窗主要包括:断桥式节能门窗、复合材料节能门窗、中空(真空)玻璃门窗、多层中空玻璃门窗、Low-E中空玻璃门窗、保温填充门窗等。

遮阳技术主要包括:窗外设遮阳(包括复合保温卷帘、织物材料遮阳、百叶遮阳窗、建筑水平垂直遮阳板)、窗内设遮阳(织物及百叶)、中空玻璃内设遮阳百叶等。

三、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dO3NOZm0GAAA&ek=1&kp=1&pt=0&bo=lAMiAgAAAAABAJA!&su=098854385&sce=0-12-12&rf=2-9.jpg

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光热利用、光电利用、阳光采光技术三个方面。其中,光热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生活用水、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空调;光电利用主要包括带有蓄电池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阳光采光技术主要分主动和被动阳光采光技术两种门类。

建筑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太阳能技术与平屋面、斜屋面、墙面和阳台板以及屋顶构架之间的结合。

四、热计量与采暖技术


dOzSNplrGQAA&ek=1&kp=1&pt=0&bo=mgEWAQAAAAABAKs!&su=0249019025&sce=0-12-12&rf=2-9.jpg

dAoA1JkpAwAA&ek=1&kp=1&pt=0&bo=TgHqAAAAAAABAII!&su=0137899777&sce=0-12-12&rf=2-9.jpg


冷暖供给末端技术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方面,其中采用高效散热器和低温辐射技术是最常用的。低温辐射技术又分为地板系统及顶棚系统。

设置集中热水采暖系统的住宅应采用分户热计量、分室温控的节能技术。目前采用的热计量表有楼栋热表、户用热表、热水流量表和热分配表。一般采用变流量系统和定流量系统进行计量。而分室散热器上应设置手动温控调节阀或自力式恒温阀,既能提高室内舒适度,又能节约采暖热量的无效消耗。

五、热泵技术

0.jpg

热泵技术主要包括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三个方面。

空气源热泵,是利用环境空气作为热泵机组的热源和热汇,取之不尽。推广适应用低温气候区的新型节能空气源热泵。

地源热泵主要利用土壤热源和热汇,提高能效,利于环保,比传统空调节约运行费用70%。主要分为水平地理和垂直地理式。

水源热泵是指利用水作为热源和热汇(如河、湖、海水、废水、井水等),提高能效节约能源。

六、产业化装修成套技术

dIvn05n5AQAA&ek=1&kp=1&pt=0&bo=vALeAQAAAAABAEY!&su=032439329&sce=0-12-12&rf=2-9.jpg

产业化装修成套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装修设计应遵循“土建装修一体化”的设计原则,系统地考虑装修的深度,坚持专业化设计和施工,进行有序的一条龙服务。

二是住宅在标准化、通用化的前提下,推广工业化集成装修方式,做到装修部品工厂批量生产、成套供应、现场组装,减少现场手工作业,达到省时、省工、省材。

三是开发企业和部品供应商可成立联盟, 在统一的系统平台上进行装修技术整合和集成,达到质量一致、采购一致,从而降低成本,提升水平。

七、工业化住宅体系

dBvKypkQAgAA&ek=1&kp=1&pt=0&bo=VAHkAAAAAAABAJY!&su=0207371857&sce=0-12-12&rf=2-9.jpg

住宅建筑结构体系宜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预制化、装配化的部品和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建设时间,节约能源和材料。

本体系未来将着重推广钢·混凝土组合体系、钢结构体系、混凝土大空间结构等方面的技术,着重发展工业预制装配结构体系(外挂墙板、板柱装配、盒子结构、预制板块支撑结构、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体系等)。

八、中水和雨水利用技术


dI2DPpk3GAAA&ek=1&kp=1&pt=0&bo=owKEAQAAAAABAAM!&su=0151947457&sce=0-12-12&rf=2-9.jpg

dHyL1Zm9AgAA&ek=1&kp=1&pt=0&bo=MgIMAQAAAAABABo!&su=0256628433&sce=0-12-12&rf=2-9.jpg

dLGjMJn4GQAA&ek=1&kp=1&pt=0&bo=zAEsAQAAAAABAMc!&su=0177525873&sce=0-12-12&rf=2-9.jpg


中水利用技术是将住区居民生活废水、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适当处理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后,再回用于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以及家庭冲厕等方面,节水率约为30%。其中,生态污水处理系统,膜生物反应器在中水技术中都有广泛应用。

雨水利用则是将雨水收集后经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法,用作生活杂用水,如洗车、绿化、水景补水等。或将径流引入住区中水处理站作为中水水源用。收集雨水的常用渗透设施有:绿地、渗透地面、渗透管沟、渠和渗井,也可直接收集屋顶雨水,进行简单过滤回用。

B Color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