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丨这位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誓不改图,造价翻14倍,建成后却惊艳世界! 

2017-04-17 13:40 发布

3529 0 0
“他一生的辉煌只有一次但这一次已是传奇”
约恩·乌松 Jørn Oberg Utzon
他是200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曾倾注9年心血却至死都从未亲眼目睹过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悉尼歌剧院

2189ab962a93dce83d288e7722def0fc.jpg
约恩·乌松(Jørn Oberg Utzon)丹麦建筑师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

f69685b7a683a346995c419bfe12508d.jpg
你一定想不到他曾是名优秀的水手却在19岁考进了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师从当时丹麦建筑界的领军人物Steen Eiler Rasmussen和Kay Fisher
1942年毕业后
曾和瑞典建筑大师Erik Gunnar Asplunde和芬兰建筑大师Alvar Aalto共事过

3095a8d7f4232604e3bc481360d58da3.jpg
与这些大师级建筑师共事
是乌松最为重要的发展时期但他却因不满于现状选择了离开
对他来说似乎只有周游世界从不同国家、民族的建筑中汲取养料,才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
于是从1948年
开始了他的游历之旅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这样一游便是十年
十年的游历为他奠定了深厚的建筑学识游学回国后便为自己设计了住宅

3145233c0cc9ae6bf4b4823868e15972.jpg ▲联排式院落——金戈居住区

b3b7d8f996144dc7a137e56296b98fc8.jpg
eac2feba25ceb9736b1f56d50afaff24.jpg ▲弗莱登斯堡住宅
澳大利亚是他游学的终点成了影响他一生的主要因素
悉尼歌剧院筹建之初
年仅38岁的乌松寄去了自己的设计图纸
当时的他在建筑界
并没有什么名气他和妻子住在海边的小镇上那一年他的小儿子刚出生大儿子詹13岁,女儿琳11岁
虽然1945年已经成立了工作室但他真正的作品并不多要是勉强硬要算一个的话
或许就是他为自己建造的家了

71230335609d653bf0b40ee6bf560ffb.jpg ▲乌松在赫列别克的住宅

他对远在天边的悉尼根本一无所知只是凭借着从小生活在海滨渔村的生活积累所迸发的灵感完成了这一设计方案

dbd02140c33f4d9bf3a774941a1ad61a.jpg
乌松一直都清楚记得自己当初
设计悉尼歌剧院时的热情与冲动“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我躺在海边的沙滩上画我的草图要是哪里画的不对我就用手把它们抹掉再重新画”
f032be824878c1066f214bb8775a8f27.jpg
不久后,乌松为歌剧院
设计的“贝壳”方案从来自30个国家的200多名设计师中脱颖而出

754618818ded591a24b3835042bb581a.gif
当祝贺电话打到他家时乌松的女儿琳和他助手同时尖叫起来他们喊着:“悉尼!悉尼!”乌松问:“我是第三名吗?”他们回答:“不,是第一名!”

83a8a1e29dd54583e3c6994e274c943a.jpg
当他寄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时并没有料到又一个“安徒生童话”将要在异域的南半球上演

512d03d1dba70d008cd06045abe43f1a.gif
但这个奖来得并不容易据说在设计竞赛的预选阶段乌松的设计图纸早已被淘汰
b1c84c3a3014d2bd02189e35a59affc2.jpg 后来建筑大师埃利儿·沙里宁一眼就着迷于他独特大胆的设计硬是从一堆废纸中找出了乌松的图纸他只认可乌松,并说服了其他评委

ff41dc2d974699996c4fd92fa1be7fa2.jpg
d66abd6c31abab525a0433092144cf85.jpg
f049a9d638d9f948b9387778ec007fd0.gif
获悉自己的方案被采用后
意气风发的乌松举家迁往悉尼打算从此定居澳大利亚

86fc5106476614cb489c10e3db462b74.jpg
一家人受到当地民众和工党的热情欢迎乌松也开始以悉尼歌剧院总建筑师的身份开始工作

9fe2697ecfcdec9e721f41bbb57e6563.jpg
然而上天总是不愿让你太一帆风顺

551842d5186124fa0619d8f0f06513af.jpg ▲悉尼歌剧院初搭建的钢结构-1962年
在随后的施工中
由于超前的大胆设计和高昂的工程造价乌松和他的设计方案成了当地舆论的对象

7228b7af77d4fc51283b1f458da1bb25.jpg 乌松最早提出的椭圆形抛物线的水泥屋顶设计后来被证实无法施工,他和设计施工团队又耗费了数千小时将设计转化为的半球形幅度设计。歌剧院特殊的造型使得建筑工程极为困难,再加上追求完美的乌松无法忍受丝毫的瑕疵,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建筑经费已经追加到980万澳元(近乎追加四成)。
在歌剧院逐渐成型时
它不仅成了悉尼的焦点也不幸成了一个政治靶子

8f916b6087d786a1efe4fb92b10efcf4.jpg
开工四年后,悉尼歌剧院初成形。

b8aee63a40b448197477c52cfc5cd95d.jpg 上世纪50年代的悉尼还只是一个杂乱的工业城市,当时墨尔本被视为该国的现代文明中心,拥有更雄厚的经济实力,在1956年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拥有更高的国际声誉。虽然当时的新南威尔士州首长卡希尔表示歌剧院与政治无关,也不会因日后的选举结果而有所变化,但悉尼歌剧院最后还是被作为悉尼与墨尔本竞争的重点工程,成了各方政治势力博弈的焦点。 乌松将图纸改了无数次经费还是超出了预算再加上与新上任的南威尔士州首长卡希尔不合且无法继续支付员工工资等原因

843df550513ec6cf7e7d471d2198e539.jpg
乌松于1966年宣布辞职他天真的以为政府会留他但事实却打破了他所有幻想

eba6fece002825cdd15a4442e3fe5e10.jpg
“对他来说,不能继续建造歌剧院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乌松的儿子回忆说

8c3286483026b956084650bfb215cd2f.jpg
失望的乌松
带着家人离开了澳大利亚并发誓永远都不会再踏上这片曾伤害他的土地
当他要走时许多悉尼当地民众甚至游行希望乌松留下但民众毕竟不是政府

b3b8c30586b5734ad2511d4bb0181d3e.jpg
于是,这一别,就是永远。

8387623b1e163ec3f03bf8abb6f7ab54.jpg
乌松离开后
Peter Hall接任总设计师...
1973年,这座艰难出世的建筑终于在第10个年头完工了工程的整体预算
从最初的700万美元飞升到1亿美元

3e09a64c6e61bcd68b289096732c3ef1.jpg ▲1973年10月20日,悉尼歌剧院终于对外开放

同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参加了歌剧院的开幕式然而乌松并没有接到邀请甚至连名字都未被提及

c05b71696f00ff13f0400ae87c25bdf2.jpg
1978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授予乌松金质奖章以表彰他的杰出创造乌松这才感慨地说是奖章治愈了他“悉尼悲剧”的创伤

5b17cd4cb4ac9e39128c2abe0ddd96cd.jpg
悉尼歌剧院
虽有富丽堂皇的外表内部结构却是一团糟
因为乌松走的时候只是把外壳建好了但里面的构造都需要新接任的设计师重新设计
结果可想而知不仅音效不好歌剧院的后台空间也不合理乐队演奏席位狭小拥挤观众座位间的阶梯太陡

6294c276fc10dcf149da205c9575114f.jpg
许多演奏家都不堪忍受歌剧院糟糕的声音效果甚至有位批评家曾将它形容为“徒拥三角钢琴的外表里头却是一堆生锈的琴键”
就像一个被施了魔咒的城堡没有任何建筑师愿意对它进行整修

c2414f029fbf117a84e866f16517d318.jpg
于是澳大利亚政府
又去找了乌松,让他负责整修但乌松早已说过不可能再回澳大利亚
最终负责整修项目的是乌松的儿子詹和查德·约翰逊而乌松设计的唯一项目则是一个五米长的挂毯作为歌剧院内的中心装饰品

084505866771f403e8d3ec8ac51d2e32.jpg
1999年,乌松与悉尼和解又设计了悉尼歌剧院的新西柱廊这一次,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在启动仪式上公开表彰了乌松
尽管乌松接受了澳大利亚政府的橄榄枝他还是拒绝了所有返回澳大利亚的邀请
2008年,在乌松90岁生日时悉尼歌剧院的全体员工为远在丹麦的约恩·乌松庆生并邀请他来参观悉尼歌剧院
但乌松以身体状况欠佳为由
拒绝了这一邀请

d7b86f22c23ccd1b21d8d4e1ae035079.jpg
或许乌松自己也没有想过这个差点毁了他建筑师生涯的建筑
却造就了他一生的传奇
歌剧院成了全世界公认的艺术杰作其“形若洁白蚌壳,宛如出海风帆”的造型
成了澳大利亚人的骄傲

1a4918aa83c6ba608ca7b71bebbe1f07.jpg
按乌松后来的解释他的设计理念既非风帆,也不是贝壳而是剥开的橘子片14瓣的建筑可以结合成完美的球状建筑体
2003年,在悉尼歌剧院的30周年乌松被授予了普利兹克建筑奖悉尼歌剧院被称为“20世纪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这无疑是对乌松的最高评价

1734144c222c18f16da3a3bd785e5aed.jpg
遗憾的是但他却未能亲眼看过建成后悉尼歌剧院的真面目

5738b7d86038c4d7a481a8841bad43de.jpg
普利兹克奖曾这样评价他:他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当之无愧的成为将过去的这个世纪和永恒不朽的建筑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数几个现代主义者之一

67a546bf8be09699f37e3af0af874007.jpg
2019年悉尼歌剧院将进行建成以来的最大规模改造由ARM建筑事务所、美国剧院设计师Schuler Shook以及德国声学工程师MüllerBBM一起为悉尼歌剧院进行改造
1 入口
原第二入口和门厅将设为无车入口方便访客进入扩大售票空间

732a58cfca3977a3fcb43156d0b9dfba.gif
其中有一个入口还专门以乌松的名字命名"Utzon Room"

15c611547c442514db2b93f2a46018ac.gif
2 音乐厅
音乐厅是歌剧院的中心
专门设计的新型吸声天花板和反射镜能够更好地向舞台上的表演者和大厅各处的观众传递声音
0bcd1f8ab448fd34efee3aae51985ef7.gif
自动悬吊装置提高了
大厅的灵活性和功能性并且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类型的表演

ba1b489f7f7184c82546884d799cc23d.gif

最新的3D环绕声系统增强了当代音乐表演的音效
8534faf7fecc0177827a65f6fde05738.gif
3 琼·苏瑟兰剧场琼·苏瑟兰剧场的可靠性
功能性和安全性也将全面升级

b4d321d2e85529c83fc903c942918952.jpg
9e7de6d97eecb0b59f203fac9fd282c8.jpg
4 创意学习中心专门为儿童和青少年
提供的学习中心

8ad2b0afe8ad6812d2abf36ba4366feb.gif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建筑创新方面的知识和实验
38466d2e38773c9c5dcc53c4e759928b.gif
5 即将建的功能中心新的功能中心将取代北部百老汇现有的活动大厅可举办多达500人的鸡尾酒会从落地窗就可欣赏到悉尼的壮丽景色

83496d96832e4da3e0cd3197c443df28.jpg
悉尼歌剧院还和新建了数字化休息区主要由Tonkin Zulaikha Greer建筑事务所的负责人Tim Greer设计

aa757b1e86a7960232bc981274acea16.jpg
8bb6410becd9401cfda6b242915ec5e4.jpg
主要是为了来听歌剧的游客能够在剧前和剧后拥有一个完美的服务体验

7c504ad17c90b27291c97e44ac45d948.jpg
游客在休息区通过
三星的新技术就能进行点餐、娱乐放松或者了解整个歌剧院

d09848c11b6660f803c2cec351c9b7c6.jpg
97916731b4e441c6dcc8c87141664cad.jpg
8a920b647f19fa89805b1363d7aab6be.jpg
还能用 VR 技术
体验一把站在歌剧院帆上的快感

c467253f4fea1d58ef8d33a0d8639225.jpg
这次对音乐大厅的升级工程将耗时18个月2019年中开始并预计将在2021年完成
升级后的歌剧院将向公众开放更多的区域并满足更多表演家、观众及游客的需求

2b6d4c09aaddcb50374e6396230b20fa.jpg


58f0f5ee11240e26c6522fd452bb2733.jpg
B Color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