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载,公元762年,弃官入蜀的杜甫又遇战乱,无奈之下的诗人只好从西川节度使治所的成都流亡到东川节度使治所的梓州。"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在这里,杜甫度过了他寄人篱下的又一段困苦生活。 公元770年冬的一天,杜甫在离开四川后,终因病痛缠身,穷困潦倒而客死于湘江上的一艘小船上。"青春作伴好还乡"对于诗人来说,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 步出草堂,回首见大门两旁有郭沫若夫人于立群手书的一副对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对联道出了后世人对这位千古诗圣的高度评价和崇敬,他留下的诗史般的华章却永远光耀后世。如今从牛头山往下看,昔日破旧的梓州早已变成了一座繁荣而美丽的县城,望着往来不断的车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想,一千多年前那段动荡和流亡的历史对杜甫来说是不幸的,然而对于梓州来说又是有幸的,毕竟,这里曾生活过一位值得我们民族永远纪念的人...... 这里与成都草堂相比少了许多历史痕迹,但也不难看出这个伟大的诗人在国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和人们对他的敬仰,这组图片推荐给朋友们共赏..... |
全部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