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地基及结构工程质量检查要点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检查要点。 第二条 本检查要点适用于房屋建筑中住宅地基和结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 第三条 按本检查要点进行检查时,应当以强制性标准作为判定依据。 第四条 按本检查要点进行检查时,检查组应当由行政公务员、熟悉工程质量控制和标准规范的专家组成。检查组成员应当事先经过培训,并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聘任。 第五条 地基勘察应能准确描述建设场地的地基土分布、地下埋藏物情况,提出供地基基础设计可靠参数,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勘察工作质量 钻孔、取样与原位测试数量、间距、位置和深度; 取样质量,包括取土器和取土方法; 室内及原位测试质量,包括测试仪器和操作方法; 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及变化规律; 环境条件调查; 特殊土的勘探和测试; 不良地质条件的调查和勘探。 (二)勘察报告质量 岩土分类和描述、各种测试数据、图表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指标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特殊土的分析评价; 地震区场地土的分类; 不良地质条件的分析评价; 对地基基础设计建议的合理性。 第六条 地基基础设计应以上部结构形式及地基勘察成果为依据,保证地基承载力、变形及稳定性满足要求,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地基基础方案 基础埋置深度; 基础类型(条基、柱基、筏基、桩基等)选择; 地基处理(含复合地基、水泥土桩、强夯、预压等)方法选择; 桩基础成桩方法选择。 (二)承载力确定 承载力确定原则; 承载力计算; 软下卧层验算; 检测要求。 (三)变形计算与观测 变形计算与观测的原则; 变形计算; 变形验算; 变形观测方法与结果。 (四)地基与边坡稳定性 稳定性验算方法与结果; 深基坑开挖稳定性计算方法与结果; 削坡或高填方稳定性验算。 第七条 地基基础检测应针对不同地基基础形式提出合理检测方法,准确评价承载力与变形,重点检查内容如下: (一)检测单位、人员资质及仪器设备; (二)检测方法、手段、数量及结果; (三)检测结论: 单个试验成果取值的合理性; 桩身完整性检测评价依据; 检测结果总体评价的合理性。 第八条 结构布置和结构计算是确保结构可靠性的关键,应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结构布置 设防烈度、近震与远震、场地土类型的确定; 结构高度和长度; 结构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设置。 (二)结构计算 结构计算模型选择的正确性; 主要荷载的取值; 结构计算程序的选用; 计算机输出结构的判断以及对不当结果的处理; 人工计算时采用的基本假定、选用公式及其结果。 (三)设计说明与规范规定、施工图与计算结果的相符性。 (四)标准图的选用。 第九条 对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计算和构造,应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单独柱基、条形基础、桩基及承台或筏板基础的受弯受剪及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及配筋; (二)箱形基础中的悬空墙、门洞下底板及门洞上下过粱验算; (三)地下室外墙计算; (四)框架和剪力墙关键部位的构造做法; (五)悬挑构件中的荷载取值及倾覆和锚固验算。 第十条 对砌体结构中的计算和构造,应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砌体承载能力验算; (二)构造柱、圈梁、墙粱和梁垫的布置及其尺寸和配筋; (三)预制板的搁置长度、板缝构造,楼板和墙穿洞对结构的处理; (四)阳台、雨罩、檐口、女儿墙的锚固构造措施。 第十一条 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应当保证质量、满足工程的需要,进入现场后,应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原材料、设备的技术文件; (二)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的检(试)验报告及保管储存条件; (三)现场计量器具的运行状况; (四)抽样检验试件制作、验证情况。 第十二条 地基与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资料应保证真实、有效、完整和及时,并应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交底(包括季节施工情况); (二)建筑物定位、标高、结构尺寸、轴线; (三)施工试验、施工及预检记录; (四)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五)地基、基础及主体结构验收记录; (六)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第十三条 天然地基及地基处理施工应重点检查下列内容如下: (一)验槽; (二)局部处理; (三)地基处理参数及使用; (四)混合料的配合比; (五)取样检验。 第十四条 桩基础施工应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灌注桩成孔(孔径、深度、清淤、垂直度等); (二)灌注桩钢筋笼检查; (三)灌注桩混凝土浇注(计量、坍落度、灌注时间等); (四)试块试验; (五)打入桩贯入锤击数; (六)接桩(电焊或硫磺胶泥)施工情况; (七)静压桩的最终加压。 第十五条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应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模板 各部份形状尺寸和相互关系; 模板及其支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混凝土构件的拆模时间控制。 (二)钢筋 主要受力钢筋的级别、种类、直径、根数和间距;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 钢筋连接、锚固、接头位置及数量; 受力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三)混凝土 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称量,拌制工艺及坍落度;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振捣分层厚度; 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及处理;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试块留置及养护条件;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和非破损检测。 第十六条 砌体结构工程应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砌筑砂浆 砂浆的拌制,配合比及使用情况; 砂浆试块数量及成型、养护。 (二)砌筑质量 普通烧结砖、多孔砖的含水率; 皮数杆的位置及标注; 组砌方法、形式; 纵横墙交接及转角处留搓形式; 灰缝厚度及砂浆饱满度; (三)圈梁、构造柱(芯柱)混凝土。 (四)预制楼板、楼梯、阳合、雨罩安装: 安装位置及支座搁置长度、圆孔板堵孔情况; 预制构件预留筋连接、锚固及板缝混凝土浇筑; 施工荷载的控制。 第十七条 检查工作,必须遵守下列程序: (一)向受检单位出示检查通知书; (二)告知受检工程项目质量负责人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三)听取受检工程项目负责入关于贯彻执行强制性标准情况的汇报; (四)查看受检工程项目; (五)作出受检工程的检查记录; (六)告知受检单位违反强制性标准条文的事实。 第十八条 对需要近一步明确判定质量隐患或质量事故时,应由当地法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直接报送检查组。 第十九条 受检工程的检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按本要点检查的概况; (二)强制性标准的实施情况; (三)对检查结果的处理意见及建议; (四)对工程建设质量和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30天内逐级上报检查的结果。 |
2nd 2001年建设部的检查方案我收编在“人、机、料、法、环、查”一文中;
3rd 愿与伊翁共同探讨施工和施工监理的方方面面,青岛监理有我2001年的全部监理文章,敬请伊翁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