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 

2013-08-09 22:28 发布

3111 6 0
今天在百度建筑上遇到一个难题 “筏板温度后浇带加筋设置?” 不知道筏板温度后浇带是什么东西,望高人知道,是幸!


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6

  • lg2c5vq
    lg2c5vq 2013-8-9 22:28:30
    不敢妄自菲薄,只当班门弄斧,欢迎拍砖、指正。

    设置后浇带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不同层数之间如高层结构和裙房之间不设缝时,为减少不均匀沉降的影响,通常在裙房的第一或第二跨内设置后浇带,称为沉降后浇带,待高层沉降值大部分完成后浇筑(一般是高层结构封顶后);另一种情况是结构超长不设缝,在每隔30~40米之间设置后浇带,待45天后浇筑,其实这种后浇带的作用是一定程度的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并不直接减少使用阶段的温度应力,为与第一种的沉降后浇带加以区别,称之为温度后浇带,但这种叫法是民间叫法,规范上并未见到。


  • 5xw5tq6n
    5xw5tq6n 2013-8-9 22:28:30
    “筏板温度后浇带”!不知位于地基上的筏板温度会如何变化使混凝土伸缩?
    记得建筑与监理版上有位砖家的论文,破题就写到:“后浇带分为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一大篇。这篇论文不知道书侠老弟拜读过否?
    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能量化的吗?不能量化搞准,那底层后浇带处地面能平吗?是是是非并无定论的东西!


  • 6xi15p9
    6xi15p9 2013-8-9 22:28:30
    1) 所谓“温度”后浇带是在结构超长且没有设缝情况下的一种结构措施,后浇带不能代替伸缩缝。后浇带的作用在于减少砼的收缩应力,并不直接减少使用阶段的温度应力。

    2) 恕老弟孤陋寡闻,那位砖家的论文没有拜读过。

    3)个人觉得主楼与裙房之间的沉降差不能准确量化的(因为沉降计算本身就不是绝对准确度的),因此觉得沉降后浇带也是定性的成分更多些吧。例如,对于软弱土上的结构的沉降大部分完成需要的时间较长,但设置的沉降后浇带也不可能一直不封闭啊,一般主楼结构封顶后也就进行封闭了。 如真的产生了很大的沉降差,地面不平的问题就由建筑后期处理吧,反过来也说明沉降后浇带的设置确实是必要的,您觉得呢?


  • 42gtu78
    42gtu78 2013-8-9 22:28:31
    这是原文一段。
    “1、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
    后浇带分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设置伸缩后浇带是保证现浇混凝土构件在体积收缩时能释放内力,使现浇混凝土构件不产生有害裂缝的有效措施;设置沉降后浇带是消除现浇混凝土构件因沉降差而产生内力的有效方法。”
    我在争论 “伸缩后浇带” 时,专家引用些“数据”来证明四、五个月后其体内的×××矿物成分还在化学变化导致体积伸账、收缩云云。能伸能缩?是孙悟空的金箍棒伸缩自如!应该命名为“如意后浇带”!“万能后浇带”!
    不可否认后浇带在避免构件收缩过量起作用,在调节沉降有一定作用,不能就因此而分类嘛,一样的材料,一样的设计,一样的施工。后浇带就叫后浇带,随意定名,煞有依据的随意分类,太不严谨!特别是 “ 伸缩后浇带 ”的名字会误人子弟啊!


  • bhrkfdp7
    bhrkfdp7 2013-8-9 22:28:31
    目的用途不同就可以命名成类吗,而且叫‘大类’? 混凝土可用来浇板,也可用来浇梁,浇柱子,浇墙还有基础等其它用途,由此,我就说:‘混凝土分为板混凝土、梁混凝土、柱混凝土、墙混凝土、其它混凝土等五大类’。大家会笑掉牙!说旁人GXX脑袋进了水了啊! 以此寓意,谁脑袋进了水不是很清楚吗? 还伸缩后浇带,后浇带自己又不能伸不能缩,后浇带也不能叫旁边的硬化了五六十天的混凝土伸,也不能缩,偏偏要叫 ‘伸缩后浇带’ ,好新鲜、好独一格!


  • vuog75b
    vuog75b 2013-8-9 22:28:32
    感觉温度应力后浇带其实也是骗人,现场不是那么理想的,新旧面很难清理,而起现在都是用收口网,几层那东西卡在那里,一看就是空鼓,但就清理不了,看到都心烦,施工单位一声不响就倒混凝土,以后就是漏水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