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由中勘协与欧特克共同主办的“创新杯”BIM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作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赛事,BIM大赛契合了国家的发展战略,为广大勘察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提供了展示与分享BIM应用的平台。 分享一些颁奖典礼上勘协领导和专家的精彩演讲: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王子牛先生:本次大赛共收到了76家参赛单位的有效参赛作品一共是198个,总体来看,这些作品综合应用水平都比较高,BIM技术理念更加的清晰,实施手段更富有成效,涉及的应用领域更为广泛,基础设施项目表现更加突出,一些项目实现了设计方、施工方和项目业主对BIM的协同运作,使其价值体现更加充分。结合BIM技术及系列绿色分析软件的项目更有深度。在可持续性设计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还有一些项目结合了三维激光测绘、点云应用等新技术,反映出先进的设计理念和高科技应用的特色。比较乐观的还有这些参赛项目并没有都集中在少数大型的设计院和大型的项目当中,表明BIM技术更广泛的、更多的被设计单位、设计企业所接受,同时除了国内企业,创新杯也吸引了台湾以及外资企业的参与,说明此项技术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欧特克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及新兴市场总裁魏柏德先生:BIM不仅仅引领了从2D到3D技术的发展,同样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技术和概念上革新的一个变革。在中国BIM实际上已经在AEC行业被纳入“十二五”规划当中,并且在第十一届人大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有所涉及。***总理也谈到有必要加快云计算的研发,鉴于云计算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将BIM的应用带到云上也成为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欧特克公司建筑行业战略及行业关系经理Robert E.Middlebrooks先生:我发现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非常有意思的一点,中国关于预先加工的概念可能会更有机会,如果你看一看英国和德国,他们很多时候都是先有模型,然后再去建。但是在中国由于中国的制造能力非常的强,中国实际上是完全有机会将模型和制造这两者结合到一起。无论这个建筑本身的组成成份是怎么样,协作都是由加工的过程,或者将模型转化成实际产品的过程来实现,这个实现的前提就是要足够的数据。 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二期工程项目经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五建筑设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建筑师于洁女士:在我们的工程协作应用当中,我们有一些实践比如像应用软件、协同设计、绿色仿真、虚拟现实和云技术。信息传递是多款软件之间的纽带,总结出不同软件之间的信息传递是至关重要的。在整个的设计过程当中,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用了很多款软件,除了Revit平台上的建筑结构和机电以外,还包括了Designer Viewer、Navisworks、欧特克公司的云、Ecotect等,软件之间数据的交换是非常重要的。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戴一鸣院长:万千成水终汇成河,有所付出,有所收获,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院对BIM的推广、应用、研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是初步的,要实现BIM设计、施工、维护、运用、建设全生命周期的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技术难题要攻克,我个人认为福建省院及国内大多数设计单位对BIM的应用正处在一个最艰难的时期,单凭一腔热情并各自为政的方式很难实现短期内的快速突破,设计技术标准、行业管理、网络及软件的支撑,族库建设、插件开发、业界对增值服务的许可、员工知识技能的更新换代、终端设备升级等等都面临着难题。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网络信息中心主任任江:我们知道BIM能做这么多的事情,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和IT资源,我们把一些私有云的技术直接应用到三维设计里,因为我们知道BIM,特别是包括我们的软件对计算资源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但是怎么解决这个投入和性能之间的矛盾?我们自己的一些测算,包括我们的应用发现,怎么能够让100万的投入解决200万的问题。我们通过动态的复用,支撑200人的三维设计的资源要求,另外我们知道BIM的应用系群建,需要各种不同的软件,怎么解决数据之间的交付呢?就是我们整合了一个界面,就是三维设计的平台,能够上设计师非常方便在不同的群件之间,基于BIM的数据之间进行交互、流转和应用。 个人觉得受益匪浅,这些不过是冰山一角,希望能有机会与他们面对面聊聊~~ 再和大家分享获奖名单,请看: 2012年“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最佳BIM建筑设计奖 一等奖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歌剧院 二等奖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文化艺术中心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国际马戏城 三等奖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济南中海广场-寰宇城 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能源大厦 最佳BIM工程设计奖 一等奖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思南路旧房改造-多维技术在历史保护建筑群中的作用 二等奖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征医院浦东新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绍兴体育中心 三等奖 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宝苑住宅小区二期工程项目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毛里求斯机场建设项目 最佳BIM协同设计奖 一等奖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二期A标段 (研发创新中心) 二等奖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科研综合楼 项目 上海市城建(集团)公司/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BIM在上海 城建浦江基地预制装配式住宅工程中的应用 三等奖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毛里求斯机场建设项目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三馆”项目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文化艺术中心 最佳绿色分析应用奖 一等奖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解放南路文体中心 二等奖 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杭州之门”项目绿色设计分析 三等奖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能源大厦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创新科研示范楼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华融大厦 最佳基础设施类BIM应用奖 一等奖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黄登水电站施工总布置BIM协同设计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部某高速铁路三维设计 二等奖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BIM在地下空间的应用 三等奖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专用车产业科技创新基地 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使用BIM技术在地铁车站中的实践 最佳工业工程类BIM应用奖 一等奖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中烟许昌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 二等奖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沙州750KV变电站 三等奖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AP污水处理站总承包项目 最佳BIM拓展应用奖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嘉里建设广场二期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二期A标段(研发创新中心) 上海市城建(集团)公司/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BIM在上海城建浦江基地预制装配式住宅工程中的应用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思南路旧房改造-多维技术在历史保护建筑群中的作用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心站-高铁客站BIM设施运营管理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南郊热源厂集中供热工程 最佳BIM应用企业奖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我们欣喜的看到,BIM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显著加强,体现出了中国工程建设行业BIM应用的领先水平。珠海歌剧院、思南路旧房改造、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二期A标段(研发创新中心)、解放南路文体中心、黄登水电站施工总布置BIM协同设计、河南中烟许昌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等都是非常优秀的项目,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意义,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年的辉煌。 |
全部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