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创业之前,每年难识别出谁能够成为成功创业者,因为个人特质不容易识别,至少在没有具体行为之前,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创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主动行为,有不少创业者甚至之前有过创业经验。然而,比较令人吃惊的是,新创企业关闭率还是一直居高不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应该从先前创业经历中学习什么?到底什么是可以学习的? 显然,先前经历和经验相对客观而且易于观测。先前创业经历是创业学习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那些无法通过常规教育获得的隐性知识,而这类知识往往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下通过实践经验不断积累的结果,即在干中学的过程。 一些研究人士把先前经历细分为创业经历(是否创业过)、产业经验(在某一个特定行业的经验),以及管理、营销、财务等职能领域的经历,认为这些不同的经历,对新创企业经营绩效,能产生一定的作用。其中,大部分研究倾向于认为产业经验、管理经验等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而是否有过创业经历,反倒位居其次。换而言之,创业成功与否的概率,不在于你创业过多少次,而在于你从以往的创业中获得了多少经验。 根据这样的结论,一些研究者建议:要创业,先就业。事实上,这与许多经验丰富的创业家提出的建议并无二致,均认为要想创业成功,相关经验非常重要。创业过多少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以往的创业中学到了什么,积累了什么。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