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的作品。。。好像发错地方了。。。 

2013-08-08 13:16 发布

965 20 0
在诺丁汉大学大三时的作业。。



基地在威尼斯,一个名叫San Michele(圣米凯莱)的人工小岛上,这个从平面看上去四方的岛屿多年来都作为公墓使用。San Michele在英文里就是Saint Michael,实际上他就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大天使。这里很有意思的是大天使的英文Archangel可以被理解为两部分Arch+angel,而arch刚好也有architecture建筑的意思。这个岛也可以被理解为为那些过世的人所建造的安息之建筑并由天使守候的意味吧。当有人不幸逝世后,仪式便是将棺材放在传统的威尼斯小船刚朵拉上由家人陪伴缓缓划到岛上,经过北面的小教堂进入岛屿,得以埋葬。然而由于岛屿得面积有限,很多早年不知姓名的死者的墓碑就被转移到岛边的一所小房子里,大量的破碎的墓碑,骨灰盒被堆积于此。



棺材在建筑的入口被收集起来,由传送带缓缓送到焚烧炉中。在这个过程中,棺材的位置由pressure sensor(.1)(压力感应)来参数化并输出信号带动建筑墙体内的热导体和建筑底部的vibrator(震动器)。墙体内部的迅速加热使来参加仪式的人通过局部温度的提高感受到死者的移动,这是建筑除了在视觉上可以给予用户更多的体验感受,建筑不应只是被用来观看或利用的,而是用来感受的,死者的灵魂给予了建筑灵魂。我们知道每个人的体重是不同的,那么每个人对建筑的影响也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这也是参数化随机产生的结果。更能体现这个的便是震动器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水波和附近landscape(景观)的改变,在多年后会产生出累积的自然雕塑和纹路,这当然是我们不可控制的,然而正是这种随机性才体现出建筑的感性因素。

接着棺材进入焚烧炉火化,骨灰被收集在骨灰盒中,随着继续向建筑深部行进的过程中滑到不停旋转的圆盘上,这里由于每个人不同的体重,速度,和时间,每一个骨灰盒的位置也一样是随机的。这便生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盒结构,而每一位逝者就是这篇“即兴”生成的乐章中的一个音符,带动他们相对应位置上的金属片,震动传导到后面的管风琴中,在城市中回响。我想这是一种感受灵魂的方式,不止是死者的也包括建筑的,因为这是死者和建筑共同创造的音乐。

1907年,美国麻省的大夫Dr. Duncan MacDougall(邓肯.麦克道高)发表研究,他做了一个试验,发现在人去世的刹那人会丢失21克的体重,不多也不少,而且不同胖瘦性别的人都一样,结论就是这21克是人灵魂的重量。当然这个试验是不科学的,然而却提出了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21克是灵魂的重量,这重量蕴含了人的一生,那这21克到底有多重?











这个作业只是纯概念的。。不追求能实现~


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20

123下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