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建成的作品一 [精华] 

2013-08-08 12:01 发布

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20

  • urdd2l3
    urdd2l3 2013-8-8 12:01:42
    kahn_love说好象在那里见过这个方案。其实,我也觉的眼熟,因该是世界建筑上MARIO BOTTA 那一期有介绍余加的一个小学设计,风格相似。特别是墙洞的细部哦。不过那个是00年竣工的。是在深圳。
        好的就不说了,不知小罗考虑了建筑回音的问题没有。我想使用时会出现这个问题的。不过你的层高还不至于形成“声井”。小弟的一些拙见而已。对了,有平面吗?


  • pl6forfg
    pl6forfg 2013-8-8 12:01:43
    kahn_love你说的好象是罗大师在建筑学报发表的前一个作品,即“笑脸-哭脸”的那个吧,也是在厦门,我去参观过,当时罗老师亲自为我们做讲解。两个作品手法非常象。一看就知道是一个人做的,当然这个作品的局部上还有一些那个作品的影子,如黄墙上的那个脸,红,黄,蓝三原色和白色的组织处理,弧形框架,三层走廊的色调,开门,开窗。
    个人觉得:罗老师,您的中央绿色庭院比较失败,利用率不高,且氛围不对,如换成水池加沙堆是不是更好一点。
    当然罗老师的幼儿园设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样板,大家多讨论。。。


  • o1gqo38
    o1gqo38 2013-8-8 12:01:43
    It's really tasteful..
    I like it very much.

    Do you want to talk more about your concepts and development?
    It will be great if you can upload some plans and sections!  


  • d48ysi9
    d48ysi9 2013-8-8 12:01:44

    哭山水 wrote:
    kahn_love你说的好象是罗大师在建筑学报发表的前一个作品,即“笑脸-哭脸”的那个吧,也是在厦门,我去参观过,当时罗老师亲自为我们做讲解。两个作品手法非常象。一看就知道是一个人做的,当然这个作品的局部上还有一些那个作品的影子,如黄墙上的那个脸,红,黄,蓝三原色和白色的组织处理,弧形框架,三层走廊的色调,开门,开窗。
    个人觉得:罗老师,您的中央绿色庭院比较失败,利用率不高,且氛围不对,如换成水池加沙堆是不是更好一点。
    当然罗老师的幼儿园设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样板,大家多讨论。。。


    罗老师?呵呵,原来上次多有失敬!
    果然是一个人的作品,哭山水所言即是,我所指就是那个“笑脸-哭脸”的作品,个人觉得十分细腻,因为是老师,所以当学生的不敢多评,呵呵!


  • oqu0epo
    oqu0epo 2013-8-8 12:01:44
    我喜欢这个房子的局部空间
    可是整体看觉得花里胡哨的,不够纯粹不太喜欢
    2001.3的A+D上有看到您的几个变电站也是这种感觉
    :)可是幼儿院的第三张,我差点以为是路易。巴拉甘啦,嘿嘿


  • fyzn61dr
    fyzn61dr 2013-8-8 12:01:44
    楼上兄A+D是本什么杂志,那儿可订,谢谢


  • zv5vinz
    zv5vinz 2013-8-8 12:01:45
    我觉得没有提供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等背景资料,是很难评论一个建筑的。


  • 5xw5tq6n
    5xw5tq6n 2013-8-8 12:01:45
    总体看来,立面很不错,佩服!
    但乍一看来,立面中有些椭圆形的开窗似乎和大多数的方形开窗不大协调。
    请上传平面!


  • xzbdz63
    xzbdz63 2013-8-8 12:01:46
    kahn_love worte
    因为是老师,所以当学生的不敢多评,呵呵!

    真不知道这是你的原则,还是没有原则。何以“不敢”,是怕说真话造成的后果还是担心自己才疏学浅妄言相加恐有不妥?
    坦白地说我不喜欢这个设计,
        首先说色彩,基地处在一个风格折衷的小区内,建筑师采用了内敛的布局但是暴力的色彩力图通过对视觉神经的刺激来弥补建筑自身在整体环境中体量的不足(看到这张鸟瞰图让我有种游离的感觉)。同时小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的颜色这样的观点在国内做幼儿园设计时也很普遍的被当作定理来使用。那符合三原色的墙面大概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但是从幼儿心理学角度来说,相当数量的幼儿都有暴力倾向,从许多小孩喜欢虐待小动物可以得到验证。长时期生活在这样一种视觉环境得到夸张的氛围中,我不知道小孩子会不会变得烦躁不安,那根暴力神经会不会受到触动。那红色的墙让我想到的是鲜血,和恐怖电影中用以渲染气氛的背景色。内院的色彩好象要灰一些,但却是机械的红黄蓝。我希望设计者能给予一个理性的令人信服的理由来说明他的色彩用意,而不仅仅因为是流行的手法和那种道听途说的定理来支持一个欠缺思考的设计。
        其次说材料,小孩子感触这个世界最主要不是靠眼睛,而是靠手,他们是通过主观的感受来认识客观的存在,而不会通过形而上来理解世界。所以他们需要触摸,他们要感受的是温度——材料的温度(在他们能触及的尺度范围内)。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点更重要,可在仅有的几张图片中我看不到对材料的关注。也许室内能体现出来,可是没照片。
        再谈空间。看来作者对中庭空间和种了竹子的小空间倒是满有心得的。我有几点疑惑。首先那个中庭能进去吗?(我指的是不受限制地自由地进入)从环院的梯步来看是肯定这样的流线存在,但从中间那个迷宫似的石径来看这种假设又被否认了。自相矛盾。我想这块地终究不会成为小孩的娱乐场所,在它的草枯萎之前。还有那几根竹子的意境与幼儿园的存在也是矛盾的,和它周围的色彩也是矛盾的。谁知道它们活得下来吗,或许会被小孩砍下来做竹马(青梅竹马就是这样来的),或者做红缨枪什么的。而真正重要的单元体——活动室和寝室及分班活动场地的关注在形体中感觉不太出来(我并不是说这种主次关系的逻辑一定要在形体上表现出来,因为我看到南向的房间很少,还有部分遮挡,在场地环境不是那么苛刻的情况下,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
        最后说形式。屋顶的那个环形的出挑物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还有南面出挑的三层应该通过结构能解决的呀,那根柱头露了一半的金箍棒是为何呢?还有中庭那个错动的盒子有理性的理由吗?还有据我观察,外里面上那些“活泼”的开洞的高度似乎都比一个5,6岁小孩1米左右的身高要高,他们能从里面看到什么呢?
        不好意思,问了这么多问题,还是有待作者来解答,您既然都把它贴出来了,又是老师,就应该传道,授业,解惑是也。期待您的回答。
        还有那些说好的,说不好的,告诉大家为什么。什么都问一个究竟可能会好一点。最后今天是大年三十,祝大家新春快乐!~


  • vuog75b
    vuog75b 2013-8-8 12:01:46
    我觉得色彩的运用有些俗,其他方面挺不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