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one – "Encounter" No.2 

2013-08-08 11:13 发布

768 7 0
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的要求越来越趋近于多元化和高效化,一些传统的城市空间由于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处于低效率利用状态,而另一些,由于承载了非合理的密度增长而带来如公共交流、交通、环境等诸多问题。本方案基于“嫁接”的方法,通过对传统的城市空间构成要素进行重组,试图创造一个提供市民相遇并交流的,室内外空间变化交融的多功能混合空间。

接下来的内容涉及设计的整个过程,我将分阶段介绍给大家,欢迎大家指正。


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7

  • jwjntkg
    jwjntkg 2013-8-8 11:14:03
    阶段一.
    基地位于城市新老区交界地带,周边建筑内容丰富:历史老街区、戏院剧场、商业店铺、新兴写字楼、艺术家的工作室。。。三角形的基地与周边的环境被交通道路隔绝,虽然位置很好,但无人利用,目前只是地表停车场。在周边人们的感知中,它位于重要的中心位置,而却处于半真空的尴尬状态。



  • elor57s
    elor57s 2013-8-8 11:14:04
    建筑功能部分:建筑的功能部分围绕交通脊线展开,作为周边context的补充与连结,其功能主要分为展示、健身、餐饮等文化娱乐部分---主要连结周边现有影院、剧场、娱乐中心(现状红色部分);短暂居住部分---为短期参观访问者、学者、艺术家和学生服务;各类办公会议、工作室空间部分---对周边所需的补足。还有一些其他商业空间,就不一一祥列了。



  • 33v21z9s
    33v21z9s 2013-8-8 11:14:05
    所有功能通过不同的颜色在工作模型上进行着调整和尝试。“交通脊线”,作为使所有功能受益的核心,承载着交通与公共空间两个主要功能。



  • 6s8qpfx
    6s8qpfx 2013-8-8 11:14:05
    在形形色色以外形和一张制胜法宝—“效果图”取胜的今天。很多人都忽视了建筑的本质问题——“空间”,而过多的去强调造型与立面。殊不知形式的独特源发于内部的塑造。而你做的这个设计正是从“内部空间”(SECTION)出发,研究将“功能与流线”作为主要目标,很好的概念!两个问题:

    一,在前面提到的“嫁接”空间问题上,既然是“嫁接”那么根据其含义必然要因嫁接而引发出“新生空间”。但在后面的图片和你的叙述中,感觉更多的是Landscape+Traffic+Building的“组合”而忽略了三者间产生出的新生内部空间层次。

    二,基地看样子似乎在国外?请问楼主是留外中国留学生?

    只是粗略地看了下,后面有问题接着讨论……


  • 12ouiuqg
    12ouiuqg 2013-8-8 11:14:06

    MYARC wrote:
    不知你有没有看过west8的一些关于vertical garden的设计?


    谢谢,看到过,很好的参考。一般的垂直花园由结构系统和浇灌系统组成,我将它应用于设计中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将园林空间化,另一方面充当结构支撑和竖向交通。


  • 1v7y7or
    1v7y7or 2013-8-8 11:14:07
    调整后的方案基本上达成了设计的原始意图,这是一个与周边有别的城市绿色节点,人们的生活将在多层次的相遇、交流与绿化空间中进行。。。



  • 6zbj6s2f
    6zbj6s2f 2013-8-8 11:14:0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