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10
-
urdd2l3 2013-8-8 09:12:58
设计坚持了三个原则
1、联系总图的定位:生态农业及在自然中回归。因为人们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都市中生活,一旦回归到自然中,便会发现人是如此之渺小,自然是多么的壮美,从而自我感受自我的平凡,去掉烦心,找到真我,彻底放松。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契合主题。a,在春夏秋冬四季的代表建筑中,其体量是正常的3~4倍,这一点在冬季的温室中便可体现——大体量,还有就是1800高的凳子诸如此类。(自己设计图中欠表达。自己的缺点)。b,大农业景观,左下方的农业景观区参观者只可以在主干道上欣赏,每块田地沿路方向长度不低于300米,构成空间大尺度感受,体味壮阔大农业景观。
-
qgdirs8 2013-8-8 09:12:59
设计细节
1,沿路水体及防风林的设计。由于利用了现状的公路(平面图最下面的一条路),那么度假村地标的划分很容易不清楚,除非建围墙,但是围墙是不生态的和合理的。沿路本身有排水沟,索性扩大,形成循环水体,防止公路上行人随便进入度假村。
2,景区设计。春,分为杏花岛、桃花岛、梨花岛.......万紫千红总是春;夏景“荷风轩”地基标高10.00m,最外围堤坝高6.00m,夏日风凉爽;秋,秋叶林规则种植,银杏、黄栌、红叶鸡爪槭、乌桕等的种植,最为灿烂。冬,壮阔的、空旷的,体验自然,欣赏孤树的魅力(枫香....),在中心区,结合历史文脉,筑舍温室,“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具体的农业种植设计,有油菜,扁豆(基地最常见的植物),血参(结合崇明中草药基地).....
1、联系总图:形成具有序列性的带状空间。农业——半农业——人工——
完全人工——回归农业
2、沿道路布置带状休闲空间,根据地块现状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景观区
3、结合上面的思路,接入历史文脉的发展序列。地块以及民居的聚居形态、地块的镶嵌及规整化、几何化程度演示农业发展的形态,原始农业的绿色中镶嵌不规则的地块到地块的渐趋规则,规整——农业从原始到现代——高产高效农业(温室农业),民居的聚居形态以及在春夏秋冬的四景区的建筑中展出不同时期的农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