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选择-老干部活动中心第一轮投标的两个方案? 

2013-08-07 23:27 发布

1948 2 0
这是去年十月中旬开始至十一月中旬结束的第一轮设计方案中的两个.
其中之一是我的作品,另一个是获得第一的作品;在这里,我不点明从属,
希望大家给予一些看法,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并发表对老年人建筑的看法和
心理上对建筑的感觉.以下是简明扼要的说明:


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2

  • 70rvn3s
    70rvn3s 2013-8-7 23:27:44
    一、项目性质及主要功能
    老干部活动中心是为老干部提供学习、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
    二、建设规模
    ㈠ 总计算用地面积:10872平方米
    ㈡ QX02-1-A地块建筑控制线内面积2264平方米,QX02-1-B地块建筑控制线内面积437平方米。
    ㈢ 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其中:
    1. QX02-1-A地块内新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大楼建筑面积约9590平方米,主要安排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各类活动用房及老年大学。
    2. QX02-1-B地块内新建老干部文体活动楼建筑面积约1750平方米,含歌舞厅、活动中心排练厅及木兰拳、太极拳共用的训练室。
    3.东江行政公署建筑群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1660平方米,其中:东江行政公署展览馆(原团市委办公楼),建筑面积约为800平方米。老年人活动中心行政办公用房及棋牌类用房(原市科委),建筑面积约为860平方米。
    四、总平面布局的基本要求
    建筑控制线详见《规划控制图》。根据国家及省市的有关规范,充分考虑本中心与周边建筑的关系,在满足消防间距与卫生间距的基础上确定建筑形体与总平面布局。
    ㈠ 须做总平面规划设计。在场地设计中,须合理利用和解决地形高差,采用无障碍设计。
    ㈡ 合理进行功能分区,组织好老干部活动中心新建主楼、老干部文体活动大楼与原东江行政公署办公楼之间的关系。
    ㈢ 有效组织交通,处理好交通出入口与城市道路间的关系。
    ㈣ 合理利用地形高差,有效的组织各个功能分区的内部联系交通,特别是现有保留两栋建筑物台地的对外交通组织。
    ㈤ 注重环境设计,塑造良好的老年人活动场所。
    ㈥ 活动中心沿街围墙须采用透空式设计。
    ㈦ 地块西南角设置一处约900平方米的入口绿化广场。
    三、建筑设计要求
    ㈠ 建筑高度
    根据西湖整治规划中对沿湖建筑的建筑高度控制及老年人的行动特点,确定老干部活动中心大楼(QX02-1-A地块内建设)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室外地坪到檐口的垂直距离),老干部文体活动楼(QX02-1-B地块内建设)建筑高度不超过18米(室外地坪到檐口的垂直距离)。
    ㈡ 建筑形象及城市设计要点
    新建建筑屋顶采用坡屋顶建筑形式。建筑设计要美观、大方、新颖。须注重与周边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协调。新建建筑与改造后的东江行政公署建筑群风格相协调。东江行政公署以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改造和利用。
    根据建筑布局可对地块内的挡土墙进行适当调整。
    ㈢ 其他
    建筑的内部空间及交通的组织须充分考虑老年人行动特点,采用无障碍设计。
    ㈣ 主要用房
    1.新建活动中心大楼:约9590平方米
    ⑴ 老年大学:约1050m2
    含老年大学办公室、教室、图书馆、合唱室、大课室等设施。
    ⑵ 球类:约1760m2
    含桌球室、兵乓球室等用房。
    ⑶ 文化类:约950m2
    含阅文室、阅览室、图书馆、书画习作室、书画展厅、录像放映室等。
    ⑷ 健身类用房:约600m2
    含各类健身室。
    ⑸ 棋牌类:约440m2
    含象棋、桥牌、麻将等娱乐室。
    ⑹ 服务类:约410m2
    含值班室、接待室、医疗门诊室等服务设施用房。
    ⑺ 配套类:约260m2
    含仓储等用房。
    2.老年文体活动楼建筑:约1750平方米
    其中:歌舞厅(约400平方米)、老年大学舞蹈排练厅(约200平方米)、老干部活动中心排练厅3间(约200平方米/间)、卡拉OK房3间(约50平方米/间)老年活动中心健身类训练室(约200平方米)。
    3.东江行政公署建筑群改造:约1660平方米
    ⑴.老干部活动中心办公室类用房:860m2
    含老干部活动中心办公室、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12个企业离休干部党支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离退休女干部联谊会、抗日战争老战士联谊会、两纵老战士联谊会、老区建设促进会等用房。
    ⑵.东江行政公署展览室:800m2
    图片展览、实物展览等历史教育基地。
    ㈤.结构形式
    综合考虑功能、建筑形象等要求,宜选择经济、适用、施工方便的结构形式。
    六、交通及配套设施
    处理好交通出入口与城市道路间的关系,主要出入口设置详见《规划控制图则》。
    根据本中心的建筑规模,本地块须解决60个机动车位,停车位采用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的方式统筹安排(在新建主楼暨QX-1-A地块设置地下停车场)。
    在地块北面及东北面须设置一条5米道路提供给居住区居民出入(详见规划图则)。
    环城西路一侧设置宽度为5米,净高为3米的地下人行通道作为上院与下院之间的过街通道,通道出入口人流采用两侧分流形式。


  • u7pq9j7
    u7pq9j7 2013-8-7 23:27:44
    具体情况还是要说明白,虽然很长,却是很重要.以下,开始发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