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员由一位已故著名音乐家的老夫人及她从事音乐事业多年的大女儿(现在是成功商人)夫妇构成,家中成员还有一对佣人夫妇。临时人口是一个一直从事音乐事业的大儿子和从音乐转行做生意的二儿子。 家庭的核心是老夫人、女主人夫妇及她的四只猫和两只猛犬。经常来往的车辆有三辆。 这个家庭的第一二代的情感交流远大于二三代之间的关系,设计的一个主要目的要通过这个住宅的设计恢复或者弥补这个情感,增进交流的主要手段是音乐、狗、猫。 宅基地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西北面是广阔的树林,而东南临河,河对岸也是生长多年的树林地。 住宅使用者的老龄化是它的特点,预计不到十年之内将出现两到三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利用缓楼梯和错半层是增加老人活动可能性的设计。 住宅的主人曾经在上海住过三处别墅,她对往日生活的回忆使其不满意原来这座由当地农民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独立住宅。这位决断性极强的成功商人特别重视主卧室、更衣间和书房,而对于起居室的要求只是一组偶尔一用的沙发和那架昂贵的钢琴。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在设计中一直强调。 通过对她的了解,体会到她内心对从事音乐和经商这种差异性极大的职业的双重爱好,她喜欢金色精致的物件作为主要摆设,喜欢木本色和玻璃。每天工作之后最大的乐趣就是那几只儿子女儿一样的猫,她对它们的喜好不是因为名贵与否,而是忠心的程度。 这个家族的兴旺来自老音乐家年轻时代的努力,钢琴是这个家族兴旺的原始动力,所以钢琴成为家庭活动的核心。 试图设计一个内院供猫室外活动,既干净也可以避免狗的袭击,夏天可以在室外木地板放置可拆卸的室外遮阳棚。 利用一个缓坡的主楼梯(13公分X35公分)以处在住宅的中心部位,联系几乎所有的主要房间(起居、餐厅、卧室)。 珍惜南面和东南面的朝向。 西侧主楼考虑小中央空调,室外机放在屋顶;东楼三台挂壁机室外机集中在东侧平台上。 考虑三个基本车位。 东楼下面有一个半地下室做恒定水压的水池及泵房、储藏间。 狗的卧室处在东楼架空的部分。 院子的地坪尽量少做草坪,建议除了保留树木之外加种大量的竹子和小叶黄杨。地面的铺装采用北京本地化的材料,房山、昌平的石板都可以考虑,建筑边缘采用部分卵石。 门口附楼建议不要加层,进行一些整治既可,因为主次的视觉关系,还是一层为好。 建筑南向的开窗很大,为双层中空铝型材窗,室内采用垂直窗帘。 结构采用钢结构,防火漆采用进口漆。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