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恩师冯建逵先生---转载自杨昌鸣的Blog 

2013-08-07 22:38 发布

冬天还没过去,又是一通突如其来的电话,带来了又一个噩耗:我的恩师冯建逵先生,在春天到来之前,驾鹤西去……

伴随着哀伤的,是深深的自责。虽然知道94岁高龄的冯先生一直处于疾病的折磨之中,但总觉得以先生的乐观、硬朗的身体,短期内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因此也就把去看望先生的计划以各种理由一拖再拖,失去了最后一次聆听先生教诲的机会。

回想在先生门下学习的时光,很少听到先生空谈理论,却常常看到先生随时带着纸笔素描写生。先生对于当时我们热衷于拿着相机一通乱拍的习惯提出委婉的批评,教导我们要多动笔多写生,说是只有这样才能加深认识和理解,照像虽然省事,但很难留下深刻印象。遗憾的是,我们对于先生的教导,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也没有很好地执行。时隔多年,每当我翻阅先生的画稿,眼前就浮现出先生在五台山的寺庙中写生的场景。有时是屋檐一角,有时是场景局部,虽寥寥几笔,却细致而精确,展现出熟练的建筑师的职业素养,也反映出深厚而精湛的美术功底。

除了建筑,画树可能是先生的主要喜好之一。先生所画之树,挺拔有力却又姿态飘逸,正是先生思想情操的真实反映。记得当年离开天津赴南京攻读博士之际,先生特意专门为我绘制一幅青松,我想,这也是先生对我的深切期望吧。惭愧的是,虽然也曾努力过,但终究距离先生的期望,还差得太多太多。

先生已去,青松长青!也许,时时以先生的期望为鞭策自己的动力,正是对先生的最好悼念!



冯建逵先生简介──摘自百度百科:

冯建逵教授,中国古建筑专家。

1918年生于天津,1942年毕业于北大工学院建筑系,遂留校任教。

1943年底任讲师期间曾受时任北大教授的朱兆雪之邀带领部分学生对北京故宫等古建筑进行测绘,并先后与建筑大师张镈多次合作实测了其他古建筑,为后来的古建筑研究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1945年随沈理源转至私立天津工商学院执教,并在沈理源主持的华信工程司兼职建筑设计。

1952年院系调整,该校并入天津大学,冯先生即在天津大学建筑系任教、主授建筑设计,并指导研究生深入古建研究。他曾担任天津大学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等职。

在他指导下编著的《承德古建筑》曾获得1982年全国科技图书一等奖,此书后来被译成日文由东京朝日新闻株式会社出版。其他已出版的尚有《清代内廷宫苑》、《清代御苑撷英》等多部专著。


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17

  • tivsroot
    tivsroot 2013-8-7 22:38:41
    冯先生千古
    冯先生的治学精神永存!


  • 5k07porc
    5k07porc 2013-8-7 22:38:41
    斯人已逝,翰墨留香


  • inhnpr7h
    inhnpr7h 2013-8-7 22:38:42
    沉痛悼念中国杰出的建筑教育家冯建逵先生!


  • 1itg6qq
    1itg6qq 2013-8-7 22:38:42
    松溪低沉呜咽,湛卢肃然垂首。祝冯先生一路走好,天堂保重。晚辈沉痛悼念。


  • bnzycop
    bnzycop 2013-8-7 22:38:43
    可惜冯建逵先生没教过我们,没法目睹他的风采。
    追悼会那天还正好上课,遗憾……


  • yqf8lmi
    yqf8lmi 2013-8-7 22:38:43
    偶听噩耗,特在此表达深痛哀悼!祝冯老一路走好。。。


  • 2cvch8
    2cvch8 2013-8-7 22:38:45
    一代宗师突然离去,令人叹息,乃建筑界的一大损失。
    先生一路走好!
    小辈敬上


  • lg2c5vq
    lg2c5vq 2013-8-7 22:38:45
    上课的时候,老师说,上周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位老院长去世了;两会闭幕。
    夜空划过一颗流星,我许个愿为他保佑……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