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之行记 [精华] 

2013-08-07 22:34 发布

此次河南之行始于济源、止于安阳,途经沁阳、温县、巩义、偃师、洛阳、汝州、登封、新密、郑州、开封。伟大的河南向人们展示着自己优秀的中原文明。河南既古韵十足,又生机盎然。卢舍那大佛的眼神和微笑诠释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纯朴与豁达。大吴村慈胜寺的阿婆会真诚的请你去吃美味的素饭。在嵩山太室山,一位仁兄会带着你走几公里的山路去看早期造像,而他也是乐在其中。人们在尽是文明的土地上辛勤的耕耘着,并创造着未来的文明。
此行看到了河南的些许早期木结构,诸如:初祖庵北宋大殿、济渎庙北宋寝宫、奉仙观金代三清殿、风穴寺金代中佛殿、大明寺元代中佛殿、慈胜寺元代天王殿和大雄殿、会善寺元代大雄宝殿。看到了一些具有早期做法的优秀明代木结构,诸如阳台宫、河南府文庙。走在轵国故城的城墙上,感受2000年前的轻风斜阳;行在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故城的基址上感受曾经伟大的壮观。此行看到了美轮美奂的巩县石窟、看到了小南海石窟上面的优秀北齐题记、寻找到灵泉寺石窟中那些精致的浮雕唐塔,同时也看到了颓废的破坏殆尽的气势恢宏但却并不精美的龙门石窟。在柴庄延庆寺塔,偶看到了平生以来认为最为绝美的塔室内部结构,安阳修定寺塔向人们诠释了到底什么叫精致与美丽。一座大山,嵩山,中国名山文物之最,吾心目中的中国第一名山,一个自然与文物完美结合的名山。
济源,济水之源;登封,造极之作。河南,让我们来慢慢一一详读。


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18

  • l6le860h
    l6le860h 2013-8-7 22:34:48
    行程安排
    第一天:
    济源:阳台宫、大明寺、轵国故城;
    第二天:
    济源:通济桥、柴庄延庆寺塔、奉仙观、济渎庙;
    沁阳:天宁寺三圣塔、沁阳北大寺;
    第三天:
    温县:慈胜寺;
    巩义:巩县石窟、康百万庄园;
    第四天:
    巩义:宋陵之永昭陵、宋陵之永厚陵;
    偃师:汉魏洛阳故城、辟雍碑;
    洛阳:白马寺、祖师庙、河南府文庙、文峰塔、潞泽会馆、山陕会馆;
    第五天:
    洛阳:周公庙、关林、龙门石窟;
    第六天:
    洛阳:洛阳博物馆、古墓博物馆;
    汝州:汝州文庙、法行寺塔;
    第七天:
    汝州:风穴寺及塔林;
    登封:观星台、刘碑寺碑、太室阙、中岳庙;
    第八天:
    登封:嵩阳书院、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崇唐观造像、嵩岳寺塔、法王寺塔、少室阙、永泰寺塔、净藏禅师塔、会善寺、大周封祀坛遗址;
    第九天:
    登封:初祖庵、少林寺、少林寺塔林、三皇寨;
    新密:打虎亭汉墓;
    第十天:
    郑州:二七纪念塔和二七纪念堂、河南省博物院;
    第十一天:
    开封:祐国寺塔(铁塔)、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开封东大寺、天主堂、山陕甘会馆、延庆观、开封博物馆、繁塔;
    第十二天:
    安阳:小南海石窟、灵泉寺石窟、修定寺塔、安阳天宁寺塔(文峰塔)。


  • p64iyb2k
    p64iyb2k 2013-8-7 22:34:48
    1-1,阳台宫--明清--国保--济源
    王屋山阳,阳台之上,阳台宫是者。大阳台万寿宫,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逐级递升,殿阁错落有致,位列丹凤朝阳之地。宫内最主要的木结构建筑为大罗三境殿和玉皇阁,其中前者为明代木构,后者主要构件为明代、顶部梁架为清修。1936年刘敦桢先生曾经到此,与那时相比明代的山门已经荡然无存,现存山门为后期重建之物,大罗三境殿内的三清塑像是在20世纪中期已经被毁损,我们也只能从先生的照片中寻到一丝记忆,可惜,痛哉。大殿木结构由于当时作为粮库得已幸免。(以下部分文字转自《刘敦桢文集》)



  • 70rvn3s
    70rvn3s 2013-8-7 22:34:49

    重建于明正德十五年的大罗三境殿,刘敦桢拍摄(1936年),Alec转拍。


    现在大殿外面所有的匾额都已经荡然无存了,月台上新布置了栏板。


    内槽明次三间各安道像一尊,姿式手印及须弥座、背光等雕饰,都是模仿佛教的款式。三尊道像上面分施三座藻井。刘敦桢拍摄(1936年),Alec转拍。


    现在道像是后来新塑的,已非当初原物。


    内槽明间道像。刘敦桢拍摄(1936年),Alec转拍。


    现在的内槽明间道像,即玉清元始天尊天宝君。


  • b9l46uu
    b9l46uu 2013-8-7 22:34:49

    大罗三境殿,单檐歇山,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殿内30根方形石柱,通身浮雕,雕刻云龙、丹凤、瑞禽、祥兽及神仙世俗故事。大殿除平板枋已加厚外,其斗栱比例及栱、昂卷杀方法与元代建筑相近。


    大殿内部


    内部梁底所施雀替,与苏州元妙观三清殿及曲阳北岳庙德宁之殿大致相同,同时也就是《营造法式》卷五所述月梁下面的“两颊”,足见北宋手法,至明代中叶仍流传未替。


    大殿顶部中央的唯一元代八卦藻井,用于排烟,由180多个小漏斗组成,甚为精美。


    次间道像上面的明代八角藻井。


  • sus8xn5
    sus8xn5 2013-8-7 22:34:50

    玉皇阁外视三层,内部实为二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周匝回廊,木结构建筑。内部阁体由8根11米高的通天木柱支撑,四周回廊由20根石柱支撑。


    我自己...


  • 2r67ozf
    2r67ozf 2013-8-7 22:34:50

    趟水过河 wrote:

    内部梁底所施雀替,与苏州元妙观三清殿及曲阳北岳庙德宁之殿大致相同,同时也就是《营造法式》卷五所述月梁下面的“两颊”,足见北宋手法,至明代中叶仍流传未替。


    月梁下面的“两颊”,在南方地区晚期建筑中也很常见啊!


  • 6s8qpfx
    6s8qpfx 2013-8-7 22:34:50
    刘先生考察过的王屋山紫微宫如今还在么?


  • bnzycop
    bnzycop 2013-8-7 22:34:51

    崇宁 wrote:
    月梁下面的“两颊”,在南方地区晚期建筑中也很常见啊!


    兄台有机会发几张“两颊”图片上来,对比一下哈,看看!


  • hxu3dqb6
    hxu3dqb6 2013-8-7 22:34:51

    趟水过河 wrote:
    兄台有机会发几张“两颊”图片上来,对比一下哈,看看!



    浙江中部地区一清代厅堂建筑,见月梁下红圈部分所示: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