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关帝庙大殿座落于广饶县城内西北隅。殿所属原寺名无考,明清时期称为关帝庙。据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乐安关帝庙碑》记载,该庙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山东广饶县在南宋、元、明清诸朝均称为乐安县。庙内原有三义堂、春秋楼、戏台等建筑(均系明清时期的配套建筑),现已无存,仅余大殿三间。 关帝庙大殿是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的木结构建筑。殿高10.39米,东西面阔12.63米,南北进深10.70米,坐落于1.12米的台基上。其构架方式为六架椽屋,乳栿对四椽栿,用三柱,用材按宋为六等材,斗栱重昂五铺作。檐柱间有侧角升起,斗栱铺作前檐与两山相同,后檐略有变化,前檐五铺作重栱出双下昂,里转五铺作重栱出双抄。后檐外转五铺作重栱出单抄单下昂,当心间45度斜出补间铺作一朵。摶缝结点间使用蜀柱、叉手、托脚、丁华抹颏栱、合[木沓]等唐宋建筑形式的构件。梁栿卷刹规整,具有明显而独特的早期木构建筑特征。殿内梁柱的构架方式与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厅堂建筑相同。经专家考证约为宋元时期作品。 关帝庙大殿规模雄伟、保存完好,木构架基本未经后世更换,是山东省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为研究我国早期的建筑技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鉴于该殿所具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该殿于1996年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早期木结构古建除此以外还有,曲阜孔庙金代碑亭两座、元代碑亭两座,颜庙元代杞国公殿,颜文姜祠元代正殿,共四处! |
全部评论17
关帝庙大殿平面图
关帝庙大殿外檐前檐柱头铺作及补间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