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下门钢基础设计结果的参数,我现在做一个26m跨,柱距6.5m,没有吊车,就是一个8.5m单层厂房。 我现在得出的数据有点疑惑想请大家指教下,基础结果会出现两种情况。按基础节点号 * 8 * 算出的基础底面尺寸: 宽 A= 1.95; 长 B= 1.95按 基础节点号 * 9 * 基础反力按基础底面尺寸: 宽 A= 1.65; 长 B= 1.65。为什么是两种结果。还有就是想请教下大家,在这个计算里基础总节点数为什么有两个.基础节点号8,基础相连柱号1;基础节点9,基础相连柱号2又是什么意思?希望大家帮帮我,谢谢了。 V: kN; 弯矩 M: kN.m 作用力方向(对基础): 轴力 N 压为正(↓); 弯矩 M 顺时针为正(-↓); 剪力 V 顺时针为正(→)。 基础总结点数: 2 -------------------------------------------------------------------------------- ----- 基础计算数据 ----- 基 础 附加 墙与柱 杯口 基础 基础 地 基 基础 天然地面 混 凝 土 宽度修 深度修 允许零应 基础边 底板钢 节点号 墙重 中心距 宽度 埋深 高度 承载力 类型 到基底距 强度等级 正系数 正系数 力区比例 缘高度 筋级别 8 30.00 -0.40 0.30 2.00 1.50 160.00 1 1.80 30 0.00 1.00 0.00 0 HRB400 9 30.00 -0.40 0.30 2.00 1.50 160.00 1 1.80 30 0.00 1.00 0.00 0 HRB400 -------------------------------------------------------------------------------- 1、 基础节点号 * 8 * 基础反力 基础相连柱号: 1 ☆ 标准组合 组合号 M N V 组合号 M N V 1 0.00 66.16 -14.23 2 0.00 83.29 -39.25 3 0.00 99.80 -35.54 4 0.00 141.21 -52.57 5 0.00 141.21 -52.57 6 0.00 99.80 -35.54 7 0.00 79.61 -22.75 8 0.00 89.90 -37.76 9 0.00 121.02 -39.79 10 0.00 131.31 -54.80 11 0.00 121.02 -39.79 12 0.00 131.31 -54.80 13 0.00 79.61 -22.75 14 0.00 89.90 -37.76 15 0.00 66.16 -14.23 16 0.00 83.29 -39.25 17 0.00 95.14 -26.16 18 0.00 112.28 -51.17 19 0.00 95.14 -26.16 20 0.00 112.28 -51.17 21 0.00 66.16 -14.23 22 0.00 83.29 -39.25 23 0.00 94.37 -27.60 24 0.00 125.94 -51.99 25 0.00 125.94 -51.99 26 0.00 94.37 -27.60 Mmax 对应组合号: 26 Mmax= 0.00 N = 94.37 V = -27.60 Mmin 对应组合号: 26 Mmin= 0.00 N = 94.37 V = -27.60 Nmax 对应组合号: 5 M = 0.00 Nmax= 141.21 V = -52.57 Nmin 对应组合号: 21 M = 0.00 Nmin= 66.16 V = -14.23 Vmax 对应组合号: 21 M = 0.00 N = 66.16 Vmax= -14.23 Vmin 对应组合号: 12 M = 0.00 N = 131.31 Vmin= -54.80 ☆ 基本组合 组合号 M N V 组合号 M N V 1 0.00 72.66 -12.82 2 0.00 52.70 -5.71 3 0.00 96.65 -47.84 4 0.00 76.69 -40.73 5 0.00 119.76 -42.64 6 0.00 99.80 -35.54 7 0.00 134.73 -47.97 8 0.00 177.74 -66.49 9 0.00 157.78 -59.39 10 0.00 175.32 -64.67 11 0.00 177.74 -66.49 12 0.00 157.78 -59.39 13 0.00 175.32 -64.67 14 0.00 119.76 -42.64 15 0.00 99.80 -35.54 16 0.00 134.73 -47.97 17 0.00 91.50 -24.75 18 0.00 71.54 -17.64 19 0.00 105.90 -45.76 20 0.00 85.94 -38.65 21 0.00 149.47 -48.60 22 0.00 129.51 -41.49 23 0.00 163.87 -69.61 24 0.00 143.91 -62.50 25 0.00 149.47 -48.60 26 0.00 129.51 -41.49 27 0.00 163.87 -69.61 28 0.00 143.91 -62.50 29 0.00 91.50 -24.75 30 0.00 71.54 -17.64 31 0.00 105.90 -45.76 32 0.00 85.94 -38.65 33 0.00 72.66 -12.82 34 0.00 52.70 -5.71 35 0.00 96.65 -47.84 36 0.00 76.69 -40.73 37 0.00 113.24 -29.51 38 0.00 93.28 -22.40 39 0.00 137.23 -64.53 40 0.00 117.27 -57.43 41 0.00 113.24 -29.51 42 0.00 93.28 -22.40 43 0.00 137.23 -64.53 44 0.00 117.27 -57.43 45 0.00 72.66 -12.82 46 0.00 52.70 -5.71 47 0.00 96.65 -47.84 48 0.00 76.69 -40.73 49 0.00 112.70 -32.33 50 0.00 92.74 -25.22 51 0.00 151.68 -63.18 52 0.00 127.57 -54.37 53 0.00 151.68 -63.18 54 0.00 127.57 -54.37 55 0.00 112.70 -32.33 56 0.00 92.74 -25.22 Mmax 对应组合号: 56 Mmax= 0.00 N = 92.74 V = -25.22 Mmin 对应组合号: 56 Mmin= 0.00 N = 92.74 V = -25.22 Nmax 对应组合号: 11 M = 0.00 Nmax= 177.74 V = -66.49 Nmin 对应组合号: 46 M = 0.00 Nmin= 52.70 V = -5.71 Vmax 对应组合号: 46 M = 0.00 N = 52.70 Vmax= -5.71 Vmin 对应组合号: 27 M = 0.00 N = 163.87 Vmin= -69.61 ---- 柱下基础设计 ---- 附加 墙与柱 杯口 基础计 基础 地 基 基础 宽度修 深度修 底板钢 墙重 中心距 宽度 算埋深 高度 承载力 类型 正系数 正系数 筋级别 30.00 -0.40 0.30 1.90 1.50 160.00 1 0.00 1.00 HRB400 选用基础长宽比:1.00 地基承载力计算采用柱底力标准组合 计算最大基础底面积对应标准组合号: 18, M= 0.00, N= 112.28, V= -51.17 基底作用力标准组合值(含覆土及基础自重): Mk= -88.76, Nk= 286.78 基底标准组合作用力偏心值 e= -0.31 基础底面尺寸: 宽 A= 1.95; 长 B= 1.95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 183.40 对应标准组合作用在基底边缘产生的应力: 最大值 Pmax= 147.24; 最小值 Pmin= 3.60 基础计算采用柱底力基本组合 基础计算最大配筋对应基本组合号: 8 基底作用力: 弯矩 M= -114.14, 轴力 N= 213.74, 偏心值 e= -0.53 基底附加应力(扣除覆土及基础自重): 最大值 Tmax= 148.57, 最小值 Tmin= -36.15 --- 基础各截面计算结果 --- 截面号 冲剪所 构造所 至 Tmax 基底 截面 X 向 X 向 Y 向 Y 向 需高度 需高度 边缘距 应力 高度 弯矩 配筋 弯矩 配筋 (0-0) 0.14 0.43 0.40 110.68 0.43 17.58 138. 13.04 108. (1-1) 0.14 0.37 0.20 129.62 0.37 5.06 48. 3.52 35. (2-2) 0.24 1.50 0.70 82.26 1.50 44.87 95. 28.37 61. (说明:计算配筋所采用高度为构造所需高度与冲剪所需高度的较大值, 单位:mm2) 基础边缘构造高度 (m): 0.300 (0-0)剖面计算配筋率:X向: 0.025%, Y向: 0.018% (0-0)剖面按0.15%构造配筋面积(mm2):X向: 841., Y向: 914. (0-0)剖面按0.2% 构造配筋面积(mm2):X向: 1121., Y向: 1219. 2、 基础节点号 * 9 * 基础反力 基础相连柱号: 2 ---- 柱下基础设计 ---- 附加 墙与柱 杯口 基础计 基础 地 基 基础 宽度修 深度修 底板钢 墙重 中心距 宽度 算埋深 高度 承载力 类型 正系数 正系数 筋级别 30.00 -0.40 0.30 1.90 1.50 160.00 1 0.00 1.00 HRB400 选用基础长宽比:1.00 地基承载力计算采用柱底力标准组合 计算最大基础底面积对应标准组合号: 7, M= 0.00, N= 131.31, V= 54.80 基底作用力标准组合值(含覆土及基础自重): Mk= 70.20, Nk= 264.76 基底标准组合作用力偏心值 e= 0.27 基础底面尺寸: 宽 A= 1.65; 长 B= 1.65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 183.40 对应标准组合作用在基底边缘产生的应力: 最大值 Pmax= 191.01; 最小值 Pmin= 3.49 基础计算采用柱底力基本组合 基础计算最大配筋对应基本组合号: 17 基底作用力: 弯矩 M= 90.01, 轴力 N= 199.87, 偏心值 e= 0.45 基底附加应力(扣除覆土及基础自重): 最大值 Tmax= 193.64, 最小值 Tmin= -46.82 --- 基础各截面计算结果 --- 截面号 冲剪所 构造所 至 Tmax 基底 截面 X 向 X 向 Y 向 Y 向 需高度 需高度 边缘距 应力 高度 弯矩 配筋 弯矩 配筋 (0-0) 0.14 0.38 0.25 157.21 0.38 7.99 72. 7.66 73. (1-1) 0.14 0.34 0.12 175.43 0.34 2.24 23. 2.02 22. (2-2) 0.24 1.50 0.55 113.49 1.50 31.21 66. 21.46 46. (说明:计算配筋所采用高度为构造所需高度与冲剪所需高度的较大值, 单位:mm2) 基础边缘构造高度 (m): 0.300 (0-0)剖面计算配筋率:X向: 0.016%, Y向: 0.015% (0-0)剖面按0.15%构造配筋面积(mm2):X向: 657., Y向: 721. (0-0)剖面按0.2% 构造配筋面积(mm2):X向: 875., Y向: 961.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