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100余名建筑系学生及建筑设计师们与我们一起重走日本,重新感受那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旅程之中,结识了新的朋友伙伴,收获崭新的灵感与美。于是,8月1日我们再度集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林业大学等高校建筑系的40名学生搭乘飞往关西机场的航班,开启2015暑期日本关西地区大师作品与世界文化遗产实践之旅。 普利策大师作品体验日首天我们便迎来“普利策大师作品体验日”,贝聿铭的MIHO美术,以及妹岛和世的21世纪美术馆,成为首日旅程的亮点。处于“桃花源”之中的MIHO美术馆依旧令人动容,远远眺望,露在地面部分屋顶与群峰的曲线相接,好像群山律动中的一波。它隐蔽在万绿丛中,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 馆内的讲解人员为小伙伴们讲解着美术馆别具一格的构造,讲者用心,听者入迷。 天窗错综复杂的多面多角度的组合,大概是对这个美术馆的重要记忆。 当天下午从滋贺驱车200多公里抵达金泽,参观妹岛和世“穿透、流动”式的建筑代表作——21世纪美术馆。 二十世纪的日本,曾经大力推展地方公共建设,产生“一县一美术馆,一乡一文化中心”的现象,原本财政就十分困窘的地方政府,根本无力维持美术馆的运作。因此许多美术馆的处境很是尴尬。于是金泽21世纪美术馆有了独特的定位,妹岛和世曾在演讲中多次提到建筑设计和环境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建筑为人服务的本质精神的重要性,这个美术馆就是对其完美的诠释。 美术馆兼有两种功能,既拥有美术馆的展示功能又是市民交流的场所,谁都可以接近她,是一座真正为了市民的美术馆。它的外形是一个非常低矮的圆形建筑,像一个飞碟悬浮在金泽市的中心绿化地带。极限的透明表皮取消了传统墙的阻隔以及正面的手法,360度透明开放的玻璃幕墙,让室外风景自然融入室内,有着强烈的开放感觉,建筑体的存在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四周的植物和清新的空气和室内陈列的艺术品浑然一体。漫步其中,不知内外。 此次旅程,小伙伴去到了位于日本歧阜县白川乡荻町,亲眼目睹了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白川乡合掌屋”。 白川乡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如诗如画,称之为日本最美村庄。 合掌屋与其他的住所不同,它不用任何钉子,只用绳子绑扎或采用较有黏性的木头来接合房屋架构。为了抵御严寒与雨雪,屋顶所铺的茅草,厚度达七八十厘米,阳光的热力及寒风的冷气都不容易透进来,整栋屋子冬暖夏凉,住起来相当舒适。来到这里的人们都自然而然放慢了脚步,细细品味这里独有的古老文化。 短暂的停留之后,就要离开这座淳朴的村庄,下一段旅程又将回归繁华的城市。一路上我们在走着,在听着,在看着,在哭着,在笑着,努力的在找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旅行意义。岐阜森林占全县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以上,被誉为“森林之国”。上一次造访岐阜还是年初2月份,正值日本冬季,远不如今绿意盎然。 伊东丰雄是一名永恒建筑的缔造者,将精神内涵融入设计,他的作品中散发出诗意之美。在你看过“冥想之森”后,就会完全认同这样的评价。“冥想之森”隐匿于湖光潋滟、绿树环绕的丛林中,探访之时,细雨蒙蒙,更添朦胧之美。 “冥想之森”大片的自由曲线屋顶表现着流动的漂浮感。它舍弃传统火葬场黑色屋顶和巨大烟囱,而是用纯白宽敞的屋顶,看起来如同漂浮在森林深处的一片柔软白净的云朵,拥有着失去重量的轻盈感。弯曲的线条成为了一道风景,从而使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安藤忠雄作品体验日淡路岛梦舞台和兵库县立美术馆都是阪神地震之后文化复苏的产物。每一次灾后,日本经济复苏的过程中这些本土建筑师、设计师不是盲目搭建新的项目,而是从中反思当前日本建筑存在的问题,如何设计出更好的,更适于这座城市的建筑。甚至会联想到优化能源、环保等方面问题。日本建筑师细腻的技艺令人称赞,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更令人钦佩。 兵库县立美术馆北向有眺望神户六甲山的平台,南向坐拥濑户内海和神户港风景的亲水阶梯。它由石壁的基座部分和平行的三栋玻璃箱型建筑组成,形体构成极其简单。玻璃箱型建筑采用双层膜构造,基座部分可以用作室外展示场所,也可以在闭馆之后作为整个东部新都心地区的庭院,面向大众开放。 淡路岛曾为兴建关西机场所需,挖秃整座山头,安藤忠雄主动向政府提案,决心改造此地。而设计理念则是源于阪神地震。安藤忠雄的信念是:经过地震的灾难后,倘若人民不能觉得住在这里很好的话,这里就会变成一个废墟。所以他的设计理念希望人可以尽量感受大阪湾景观, 整个项目依山而建尽量发展室外的空间,只在个别空间营造比较宁静的室内环境。 水御堂位于日本兵库县南部淡路岛﹐兴建于古建筑本福寺后面的山丘之上。安藤常用的三个自然元素: 天﹑水﹑光﹐在水御堂的设计中被充分利用。当你站立在二堵混凝土墙之间﹐世间一切都被隔开﹐能看到只是上面的天空变化。水的元素有两个﹐一个作为远景的海﹐另外就是莲花池。信众进入庙宇的路途﹐安藤塑造了光的流动﹕纯白色的墙把人的心灵从尘世净化﹐进入莲花池中﹐步下阶梯﹐蓝色的光线渐弱﹐直至差不多全黑﹐进入大殿后突然被满堂的红色唤醒。这段旅程﹐象征了净化﹐死亡和重生。 古都体验日奈良拥有众多的古寺神社和历史文物,享有“社寺之都”的称号,历史比千年古都京都更为悠久。奈良的既有古都的厚重感,又不乏灵动之气。在奈良城市中放养的一群群小鹿,它们聚集在奈良公园和山野之间,与人友好相处,成为奈良最为吸引人的地方。 东大寺历史悠久,许多建筑及佛像、佛画都是建筑史和美术史上的珍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东大寺又称大华严寺,是752年,圣武天皇为了祀奉大佛并作为日本寺院的总寺而建的,是华严宗的大本山。这里曾因两次火灾烧毁,现在的是1692年重建,为原建筑的三分之二。 东大寺正佛殿,正面宽度57米,深50米,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 在奈良除了东大寺、唐昭提寺、大安寺这样的历史古迹,又不乏现代建筑作品。百年会馆是其中之一,它是矶崎新早期的设计作品。有人曾这样评价他:“他一个建筑精神的探险者,他的探险精神和意志源于他对一切已有建筑秩序、规则、方法和风格的怀疑,他的目光穿越了建筑与城市、结构与规划、自我与社会的界线。”可惜这次没能进入参观,不然定会好好感受一番。 告别奈良,收起行囊继续远行,期待遇见未知的美好。 京都一直被视为是日本文化与大和之魂真正的所在。在京都,可以看到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也可以在衹园街头看到盛装打扮的艺伎,还可以体验到代表日本料理最高水准的正统怀石料理,在二年坂的小店中买到古朴的清水烧瓷器。这里四季分明,感受季节的流转是京都一大魅力所在。 世界文化遗产体验日世界文化遗产体验日就从清水寺开始。清水寺与金阁寺(鹿苑寺),岚山等是京都最为著名的名胜古迹,四季朝拜者不断。清水寺因寺中清水而得名,顺着奥院的石阶而下便是音羽瀑布,清泉一分为三,分别代表长寿,健康,智慧,被视为具有神奇力量,游客路经此地一定会来喝上一口水,据说可预防疾病及灾厄。 西本愿寺作为国世界文化遗产其建筑反映了绚烂豪华的桃山时代的艺术风格。寺西本愿寺内的唐门、白书院、黑书院、日本最古老的能舞台等是日本国宝级建筑物,枯山水样式的虎溪庭院更是抢眼。 1994年在京都竣工的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由安藤忠雄设计,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回廊式绘画庭园方式,忠实地再现名画的造形和色彩的陶板画庭园。这与传统的庭园从根本上有所不同,传统庭园平面构成多,而安藤忠雄强调的不是静,而是动线的重叠。 京都火车站位于新干线上,是京阪神(Keihanshin)地区(东京、大阪、神户)的客流中心。建筑师原广司在车站外观设计上大胆创新,在空间上为一长条形矩形建筑,并采用方体为基本单元,富有节奏与韵律。车站内部别出心裁,透过像峡谷一样的空洞,仿佛一个时光隧道,连接着千年古都的前身与今世。 最后两天的旅程在大阪度过,关西人有句俗话叫“大阪吃倒”,这里的美食文化悠久,地方小吃盛行。大街小巷都能品尝到大阪烧、章鱼烧、炸串等当地风味,近些年又崛起了一大批人气西餐厅、甜品店和私房料理。南部的难波和北部的梅田,更是日本成熟的现代商业区的体现。小伙伴们通过一天多的体验感受到这个既热情又有一点市井气息的城市。 转眼间,10天的日本关西地区大师作品与世界文化遗产实践之旅即将结束。一路上我们走过如诗如画的白川乡,古朴灵动的奈良、拥有“大和之魂”的京都、繁华热闹的大阪,想必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旅行意义。感谢小伙伴们一路以来的信赖与支持,盼寒冬腊月时,再度结伴出行。 :) 学术指导:王新 摄影:王新、程晨、唐伊豆、胡炀丽、曲鹤晨、孙笑飞 地点:日本编辑:Monster “世界之旅”成立于1999年,拥有国家特许经营出入境资质 ,是全国唯一的建筑、规划专业国际旅行社。 点击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微博:世界之旅archiworld官网:archiworld.com.cn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8-06-08
-
2018-06-08
-
2018-06-08
-
清华建筑思想论坛特别版暨清华设计实践60周年院士讲堂系列之王小东院士专场成功举办
2018-06-05
-
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