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在《重走日本》全员出发的第二天,今年的建筑学海外教育实践的学员们也踏上飞往日本的航班。自2013年起,这已经是我们第4期高校学生海外游学的团组,其中既有新伙伴也有老朋友。 此次参观的淡路岛梦舞台和兵库县立美术馆都是阪神地震之后文化复苏的产物。每一次灾后,日本经济复苏的过程中这些本土建筑师、设计师不是盲目搭建新的项目,而是从中反思当前日本建筑存在的问题,如何设计出更好的,更适于这座城市的建筑。甚至会联想到优化能源、环保等方面问题。日本建筑师细腻的技艺令人称赞,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更令人钦佩。▼兵库县立美术馆 ▼飞鸟博物馆 ▼陶板名画庭院 京都当地的学生热情的接待了来自中国的学员们,彼此相谈甚欢。▼京都造型艺术大学纸管工房 ▼京都造型艺术大学致城馆 这次线路中特意新增了岐阜、金泽这种小众城市。之前在讲座上遇到一位建筑师曾谈起这次的新线路,他说:“岐阜这么远的地方你们都去!”笑答:“是啊,因为有很多好作品在”。正是这种渴望,哪怕岐阜一早下起小雨,学员们还是冒雨去了“冥想之森”。晴天时流线型的屋顶如一片白云飘在湛蓝的天空中。雨中的它并没有阴郁沉重的感觉,反而更加轻盈朦胧。▼冥想之森 最新线报,去往长野的路上飘起了雪花,小小的插曲给旅途中添了不少乐趣。第4天离开“冥想之森”之后,全员来到位于金泽的海未来博物馆,从网络上并没有找到过多的介绍。它是我们此次行程中的意外惊喜,由工藤和美\堀場弘\Coelacanth K&H设计。设计者的初衷是想营造一个宁静的阅读氛围,于是采用最简单的方形外观以及Punching Wall(六千多个空洞的墙体)。柔和的阳光透过空洞照入室内,星星点点光斑,如同晨光洒向茂密森林般。 ▼金泽海之未来博物馆 长野山林间的“隐匿者”,小笠原博物馆(O-Museum)是妹岛和世“穿透、流动”式建筑的代表之一。她的作品较其他建筑师来说多了一分女性的柔美,大量玻璃外墙就如少女身着的半透明晚礼服一般轻盈。半透明材料的巧妙运用,使建筑物融入大自然之中,感受阳光与空气的力量。▼O-Museum 接近尾声之时,置身于繁华的东京,淹没于川流不息的人群。竟在法隆寺宝物馆寻得一份安宁。宝物馆前的一池清水将其四四方方的外轮廓倒影其中,到访者通过池水之上的石板桥进入馆内。纤细的铝制物如同垂帘一般装饰在馆内,让到访者透过精致的“帘子”欣赏眼前的风景。▼法隆寺宝物馆 尽管代官山集合住宅是涩谷地区1992年的老建筑群,但桢文彦老先生的整体的城市设计手法放在今天也是可圈可点的。代官山集合住宅表现了他对人与空间层和深度的认识。他在设计之初曾表达过:“我会选择一个空间丰富而不是形式多样的建筑。空间一旦形成之后,我也许会努力地创造形式,但我永远不会因为形式而牺牲空间品质。”是这种执着,完美的呈现出人与空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代官山集合住宅 2月2日第4期海外实践的学员即将踏上回国的航班,8天的日本实践之旅就此告一段落。小编想说的是,用步伐去丈量城市,用心去感受城市,世界就在脚下。 “世界之旅”成立于1999年,拥有国家特许经营出入境资质 ,是全国唯一的建筑、规划专业国际旅行社。 点击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微博:世界之旅archiworld官网:archiworld.com.cn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8-06-08
-
2018-06-08
-
2018-06-08
-
清华建筑思想论坛特别版暨清华设计实践60周年院士讲堂系列之王小东院士专场成功举办
2018-06-05
-
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