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前门大街改造工程 设计机构: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北京市崇文区 建筑面积:76 910㎡ 设计时间:2006年 建成时间:2009年 北京前门大街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上,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珠市口大街。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商业街,曾经十分兴盛,但伴随着新兴商业场所的不断出现,其昔日的辉煌渐渐不在。2007年底崇文区决定对前门大街进行全面拆改,仅保留小部分做修缮整理。前门大街的规划设计之前已进行多次,这次是由开发企业在原基础上,用类似集群设计的方式,组织多家建筑师一起进行设计。规划对退线、高度、材质、风格均有严格控制,开发单位则对面积及商业模式亦有较多要求。在多重限定条件下,设计尊重规划要求,但力求在此前提下有所创新。 1.尊重原有城市肌理,还原胡同街巷空间 现状前门大街及其周边保存着老北京较为完整的城市肌理、传统街巷、空间形态和历史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本项目位于前门大街南段,沿街展开面约300米。本设计提出内街的方式形成前后两条街道空间,沿前门大街的体量高度控制在三层以下,且采用小尺度的单元立面进行组合。而内街与前门大街之间,则设置了多条街巷空间用以贯穿内外,街巷空间的交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步行网络。另外基地南地块保留了果子胡同中的三颗大树,围绕保留的树木重新组织空间布局,结合景观环境的设计还原传统胡同街巷空间的生机与活力。 2.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 青砖这一传统材料承载了传统建筑技术的印记,方案在延续了传统材料的基础上加入了钢材、玻璃、金属穿孔板等新材料的运用。新旧材料的结合与交织不仅保留了传统建筑原有的历史韵味,也赋予了传统材料以现代感与生命力。例如以金属板作为窗框的方形玻璃窗、大量的金属格栅遮阳百叶、首层的落地玻璃窗、室内铝合金天花百叶等等,这些材料的加工方式均采用现代化的工业技术预制生产。这既是生产技术对建筑的影响,也是建筑时代属性的必然呈现。 3.与保留建筑的协调 场地中保留了的民国建筑虽属于一般类民用建筑,原先形象经过多次修改,但内部的结构具有改造再利用的潜力和优势。因此在对立面的改造上以还原本真性原则,主要对立面采取去除后加的装饰构件的方式进行还原。而对室内空间则采取结构加固以及功能上的改造以适应现代商业功能需求。另外,新建筑在立面宽度、高度、比例、材料以及窗户檐口上,与老建筑均保持着严格的对位关系,新老建筑之间形成了自然而连续的过渡。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6-02-17
-
2016-02-17
-
2016-02-17
-
2016-02-17
-
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