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者: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项目地点:英国 伦敦 场地面积:36 875㎡ 建成时间:2011年7月 设计理念 伦敦水上运动中心的建筑设计所营造的空间和周边环境清晰地反映了奥林匹克公园的河滨景观。起伏的屋顶拔地而起,其一体的流动姿态犹如波浪,将中心内的泳池包覆,同时也描绘了游泳和跳水池的体量。水上运动中心的设计既能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以“奥林匹克”模式容纳17500位观众,又能在奥运会后启用“传统”模式为2000名观众提供最佳观感。 场地环境 水上运动中心在奥林匹克公园的总体规划之中。建筑物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东南侧,直接与斯特拉特福德市相连;一条全新的行人通道连通东西之桥(被称为斯特拉特福德事桥),直抵奥林匹克公园,成为穿过水上运动中心到达奥林匹克公园的主要门户。几个较为小型的人行桥同样在现有运河上成为中心场地通往奥林匹公园的通道。水上运动中心从内在解决了奥林匹克公园和斯特拉特福德市规划策略中关于主要公共空间的问题:斯特拉特福德市桥东西的连接以及奥林匹克公园沿运河的存续。 布局 水上运动中心规划在垂直于斯特拉特福德市桥的正交轴线上。三个泳池在沿轴线整齐排列。训练池位于桥下,而比赛和跳水池位于被波浪式屋顶包覆的泳池大厅。整体规划将泳池大厅的基底构建成连接斯特拉特福德市桥的裙房。与大桥完全融合的裙房部分包含了位于同一建筑体量中的各种多功能、独立式项目。裙房从大桥延伸而出,围绕着泳池大厅,直到运河较低处。泳池大厅上方的屋顶与其自身的轴线保持一致。它的形态因奥林匹克模式下17500名观众的视线而生。双曲线造型的采用生成了抛物线型的拱结构,进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屋顶特性。屋面的起伏表明其下方比赛池和跳水池的不同体量。凸出泳池大厅的屋顶向外延伸至外部区域以及桥上的主入口,这里将成为奥运会后场馆传统模式下运营的观众主入口。在结构方面,屋顶被固定在3个主要位置,使得屋顶与裙房的间隔处可以在奥运会举办时期供超出的观众使用,而在奥运会后以玻璃立面填充。 感谢Zaha Hadid Architects将项目介绍和图片授权中国建筑报道网发行。 Appreciation towards Zaha Hadid Architects for providing the description and all photos 。 ![]() ![]() ![]() ![]() ![]() ![]() ![]() ![]() ![]() ![]() ![]() ![]() ![]() ![]() ![]() ![]()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6-02-16
-
2016-02-16
-
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中东文化中心(middle east center)
2016-02-16
-
香港赛马会创新塔(Jockey Club Innovation Tower)
2016-02-16
-
东大门设计广场(Dongdaemun Design Plaza)
2016-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