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名称:哥本哈根港口浴场 设计者:PLOT = BIG + JDS 主创设计师:Bjarke Ingels 项目负责人:Finn Norkjaer 项目建筑师:Jakob Moller 项目团队:Christian Finderup, Henning Stuben, Ingrid Serritslev, Marc Jay 合作者:JDS, CC DESIGN, Birch & Krogboe 项目地点:丹麦 哥本哈根 委托人:哥本哈根市政府 建筑面积:2 500 ㎡ 建成时间:2003年 哥本哈根港正在从一个工业港口和交通枢纽转变为城市的文化和社会中心。海港浴场正在推进这种演变。通过满足实际需要、提高可达性、安全性和功能的灵活性,浴场在水域上加强了与毗邻公园间的联系。我们没有模仿传统的丹麦室内浴场,而是提供了一个包括干船坞、码头、船坡道、悬崖、游乐场和浮桥在内的城市港口景观。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港口浴场化陆地为水域,使得哥本哈根市民可以在城市中心游泳。 游泳浴场.VS.海滨 人们把港口浴场当做海滨而非室内游泳池,他们来到这里不一定要运动,而是要社交,娱乐和享受阳光。这意味着,水面要适于互动和玩耍,而不是泳池中人流聚散往复的状态,场地也应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 地面.VS.水域 在室内游泳浴场中地面是确定的,你需要设计泳池。而在港口浴场中情况恰好相反,水域是已有的,我们要设计地面。对于建筑师来说,地面是一个影响设计的因素,在地面和水域之间,我们可以创造宜人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地面面积重新诠释水域。 客流量.VS.安全 港口浴场是免费的,但出于安全原因,救生员必须要控制游客数量。目前的水域面积能够容纳600人,而以前的港口浴场只能容纳300人。我们通过增加陆地面积,将水域面积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如果人们在进行水上活动之后能在陆地上晒晒太阳,游客容量就可以扩展到600。 地标 港口浴场处在港口的中心位置,今后会成为城市中心休闲文化和港口文化的象征。从“大陆”和附近的Langebro(“长桥”)都可以看到浴场,它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地标,代表海港填海给现代城市生活提供方便。 景观.VS.海港景观 我们在假日去海滩游玩,通常会寻求奇异的景观:辽阔的海滩,私人泳池,可以跳水的悬崖和岛屿岩岸,平静的水面或巨大的波浪,浅水沙滩、沙堡等。港口浴场没有模仿室内游泳池,而是用船坞、吊车、码头、浮标、平底船等在城市中开创出一片海港景观。 ![]() ![]() ![]() ![]()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6-02-16
-
世贸中心二号大楼(Two world trade center by big architects))
2016-02-16
-
阿纳姆艺术中心( ARTA “Arts Cluster” in Arnhem)
2016-02-16
-
布鲁克林景观台(Pier 6 Viewing Platform for Brooklyn’s Waterfront)
2016-02-16
-
Sjakket青年俱乐部(Sjakket Youth Club)
2016-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