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速铁路新竹站外景 设计概念结合告诉铁路的高科技意象与新竹的自然人文。 高速铁路新竹站作为大新竹地区的交通枢纽,除满足运输功能外,也扮演都会区大门的角色。设计者以流线型屋顶表现新竹“凤”的意象,呼应高铁的速度感特质,并融合客家园楼的造型,塑造出赋有地方特色的地标建筑。车站规划为3层,地面层为车站大厅与商业空间,二、三层为候车区与月台。 车站最显著的特征为一轻巧覆盖于轨道及椭圆形站提之上的曲面屋顶,长、宽、高各位100M、70M、26M。为较少车站日照暴晒并缓和行人受新竹当地强风的影响,应用流体力学的大屋顶四边形曲面。屋顶中央部分镂空,以减轻列车告诉通过时造成的“活塞效应”。 车站主体为一对称配置的椭圆形体量,领导取自园楼的意象。大厅内有两道孤墙,分别有艺术家以“传统”和“未来”为主体的设计装置,横跨于大厅中央的玻璃空桥是同时观赏两道主题墙的走廊,也是传统与未来链接的象征。 候车大厅鸟瞰图 姚仁喜设计重点,无疑是要掌握新竹科技产业与在地客家聚落的融合,他说:“意图结合高铁的科技与新竹的自然环境兼具地方性与全球性的需求”并以覆盖于轨道及椭圆形车站的大片平行四边形曲面屋顶,作为空间焦点的营造,而整座大屋顶又巧妙地由轻盈的空间桁架所支撑,庞大量体与轻巧接头,最终却戏剧性地落在巨型混凝土柱脚作为锚定,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对比形式的铺陈。 如风的顶棚,是在观看云门舞集演出时,姚仁喜随手以名片捏折出的流线。 2002年姚仁喜代表台湾参加第八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以高铁新竹站辐射出的延伸意象去诠释“2050愿景台湾”的台湾馆主题,可惜并未获奖,该届由荷兰荣获最佳国家馆奖项。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5-12-05
-
2015-12-05
-
2015-12-05
-
2015-12-05
-
2015-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