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老北京风貌,好多城中黄金地段的胡同都被保留了下来,摩天大楼包着片片老城区景象成为北京独特的风景,摩登与复古在这个城市穿插,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却也让人渐渐熟悉慢慢接受,此时再来看,倒也蛮风趣的。 老胡同的房屋在为了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当然这一切是在不破坏胡同风貌的前提之下进行的。吴良镛先生的菊儿胡同改造,马岩松的胡同泡泡都是比较出名的改造方案。 菊儿胡同↑ 泡泡胡同↑胡同中的院子,一个大门内住着几户人家,大家共享着一个院子,所有的屋子都面向院子,院子是中心。然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强调个人空间,空间的私密性,那么这胡同里的院子要如何响应现代年轻人的要求呢。迹·建筑事务所的设计师们,就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尝试,提出了一个“四分院”的概念。他们将一个院子改造成为四个年轻人合租的公寓,将核心转向个人空间,把一个四合院的场地分成四组空间,每组都包含一个房间和一个私人小院,年轻人追求的私密性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四合院也完成了从“合”到“分”的转变。 四分院模型效果↑每组的院子虽然小,却也在繁华紧张的大都市生活下,给年轻人最自在的安逸,也拉进了身处水泥森林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每个院子都依据传统的中国审美来设计,枣树杏树种在院子内,时时都可以感受丰收的喜悦呢。房屋内部也对空间重新进行了分割,把床抬高到阁楼空间,地面空间承载起居和细数功能,较大面积的开窗将自然光引入室内,搭配院中的植物营造出安静祥和的居住空间,若是运气够好,透过天窗,躺着就可以看到夜空中最闪亮的星。 分组小院外景↑ 分组小院起居室↑虽然为四个住户打造了四个独立的私密空间,但毕竟进的是一家门,要是没有可以交流的空间是不也觉着怪怪的,哪里不对劲儿。当然我们的设计师也是接地气的人,这点也是考虑到的。四个住户有共享的烹饪和交谈空间,让各位独自生活的年轻人因为进入一个大门,而成为“家人”,让北漂的生活不再孤独,温暖漂泊的心,这点对于身处压力环境中的年轻人十分重要。 分组小院外景↑ 分组小院起居室↑当你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绕过白塔寺,钻到幽深的胡同中,灰色的屋顶,摇曳的绿树,白鸽三两只飞过,头上是穿梭的电线,随时有一辆自行车吱吱悠悠经过,散步的大爷操着地道的北京话和你打着招呼,会不会突然忆起往昔,那小时候的时光,霎时间整个人都轻松了呢。 家,就是给你轻松的地方让你有所依赖,有所眷恋 图纸 首层平面图↑ 客厅剖面图↑ 卧室剖面图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5-11-28
-
2015-11-28
-
2015-11-28
-
2015-11-28
-
201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