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主办的2015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2015年10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建筑之乡——江苏海门隆重召开。本次年会主题为“整体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与发展”,由建筑工业化领先企业——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协办。当前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现代化进入了重要发展机遇期,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瓶颈问题。为适应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指导和帮助建筑设计、生产、施工企业了解和掌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构件生产与现场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预制建筑施工质量及效率,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2015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聚集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与发展”。会议邀请了政府主管部门、中国建筑学会等领导将出席会议并致辞或发表演讲;邀请了整体装配式建筑研究、设计、施工、构件生产等业内专家介绍相关政策和发展趋势、分享经验,共同研讨如何改变传统设计习惯、施工方式适应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共安排13位专家做主题报告或技术交流报告。2015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是本年度建筑工业化的一次行业盛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处长叶明、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纪迅、海门市副市长施渠平、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顾勇新、南通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建筑工程管理局局长沈卫星、合肥市政府住房管理局住宅产业化中心主任张大传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或发表演讲。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工毛志兵,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强,中国建研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副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子金,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龚剑、北京住总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健康、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甦,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祖新,江苏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侯海泉,河南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泉,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叶浩文,中建三局总工程师张琨、中建四局总工程师令狐延、中建七局总工程师焦安亮,及国内主要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人员等230余人出席了会议。![]() ![]() 建筑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建筑业关注的共同话题,如何创新发展才能实现建筑业企业的提质增速?国际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中国已到了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建筑工业化是克服传统生产方式缺陷、促进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途径。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传统模式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是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建筑行业提升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2014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北京、上海、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深圳、沈阳等30多个省、市纷纷出台鼓励性政策,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工程师毛志兵在2015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开幕致辞中指出:对于装配式建筑,特别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我们国家过去几近停滞了二十年。近三年,特别是去年以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全国的发展形势非常火爆,大有席卷全国之势。好的一面是:这股热潮大大的推进了工业化建造技术的研发投入,促进了预制构件厂建设,为进一步发展工业化提供了基础,也促进了我们对目前设计与施工分离的体制弊端的反思,加快了建筑业改革步伐。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工程师毛志兵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目的我们永远不要动摇,这不仅是政府的号召,而实实在在是提升我国建筑业发展质量,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新型建筑工业化不等同于装配式建筑,更不等同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的全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造的“极致”和“特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能够有效的推进工业化建造技术整体水平的提升。但我们同样要注意:对不同类型建筑,施工技术和手段的适用性是一个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为了装配而装配,不能为了工业化而工业化”。在装配式建筑研发和示范方面我们要勇攀高峰,提供各种可能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在工程应用上,我们要慎重选择,要采用符合工程实际,适用、好用的技术组合,实现业主、企业和社会的共赢。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建筑业的客观发展规律,我们必须清楚的看到,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研究储备不足,研发和工程经验还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部分地区发展过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片面追求装配率等错误指导思想;很多装配式项目存在造价过高,工期长,质量没有保证等种种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急需开发符合工业化建造思想的各类新型高效的工业化建筑体系,并系统解决其设计与规模化工程应用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有需求就有创新。群策群力,协调创新,解决建筑领域中的技术问题,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是中国建筑学会工作的职责。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大力发展为我们建筑施工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秘书长刘子金表示,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区别于传统建筑工业化的一种新型建筑工业化,它以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组织管理为手段、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是以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主体结构装修一体化和管理过程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强主持开幕式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理事长、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工毛志兵开幕致辞 ![]() 海门市副市长施渠平代表地方政府、协办单位致欢迎辞 ![]() 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顾勇新致辞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秘书长刘子金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工作报告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处长叶明做“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的报告 ![]()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纪迅做“江苏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叶浩文做“中建建筑工业化的思考与实施”的报告 ![]() 合肥房地产管理局住宅产业化办公室主任张大传做“合肥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成效与建议”的报告 ![]() 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祖新做“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研究实践”的报告 ![]() 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年才做“中南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与NPC核心技术体系”的报告 ![]()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总工李琰报告“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 ![]()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晨光做“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与发展”的报告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居住建筑事业部总工程师张守峰做“设计施工一体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的报告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思达建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郝志强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要点”的报告 ![]() 河北新大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彦军做“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规划及设备选型”的报告 ![]() 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振丰做“预制整体式混凝土构件钢筋加工技术与设备”的报告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学松主持2015中国建筑施工优秀工程颁奖、优秀项目总工证书颁发仪式 目前建筑产业现代化、装配式建筑在顶层设计、技术标准、全产业链打造、关键技术等方面仍存缺陷,这是全行业必须正视的客观现实。大力创建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建筑通用体系与部品技术,发展装配式建筑,突破传统生产建设模式、促进建筑产业技术升级换代,应当成为当前我国建设行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攻关目标。本次会议报告分别从结构体系研究、设计、施工、构件生产、生产设备等方面多角度、多视角解析了整体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热点问题,给与会代表带来丰富的信息。会议期间,组织参观了龙馨家园老年公寓(全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龙信广场5号楼(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地上30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87.15m)、中南集团总部基地(采用NPC技术建造、预制率80%以上的员工宿舍楼在建)、龙信集团PC产业化基地。 ![]() ![]() ![]() 近一两年,全国有许多省市出台了相关的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政策,在各项政策中,面积或容积率奖励最为直接,各地基本为按装配式建筑面积奖励开发商3%的容积率(不支付土地出让金或很少的费用)。虽然多个省市出台了类似政策,但目前3%奖励真正落地的寥寥无几。政策不完善的另一个方面,是所有奖励均给予开发商,对设计、施工等缺乏考虑。鼓励政策应能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装配式建筑行业,而不仅仅是开发商。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是中国建筑业新常态下一项重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国家相关部委将推动建筑工业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各地方政府积极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支持发展建筑工业化。早期一批企业积累了相当有益的经验,随着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陆续出台,发展建筑工业化已是大势所趋。让我们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奋力开创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的新局面。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秘书处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2018-06-08
-
2018-06-08
-
2018-06-08
-
清华建筑思想论坛特别版暨清华设计实践60周年院士讲堂系列之王小东院士专场成功举办
2018-06-05
-
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