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建筑师哈尼·拉什德,受由《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深圳华汇设计有限公司、万科集团联合主办的“UED大师讲堂”邀请,分别与6月24日、6月26日在北京CBC活动中心与深圳万科中心青云报告厅,举行题为“形式追随未来”的学术讲座,与近600名听众一同分享了他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术研究及设计思想。 6月24日,讲座于北京CBC活动中心举行,讲座的主持人UED杂志社执行主编柳青,在讲座开始前为拉什德先生颁发CBC Member证书。6月26日,深圳万科中心讲座,UED杂志社副主编张秀峰担当主持人。 哈尼·拉什德是美国知名建筑事务所渐近线的主持建筑师及创始人,曾经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等高校的教授,在学术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对于拉什德先生而言,建筑学不单只是建筑物的设计,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定义。他认为对建筑的理解不应该局限在物质范畴内,而应更多被视为影像、形态、线条等这些不定性元素的组合。 此次“UED大师讲堂”,哈尼·拉什德先生以“形式追随未来”为题,与现场听众分享了渐进线事务所利用的最新电脑技术、最前沿的建筑理论及真正的建筑实践。他所定义的建筑设计并不仅仅是传统构架,更是艺术与装置的作品。同时,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更加注重于学术研究,并将大量跨领域的技术及材料的组合运用在建筑作品中,使建筑理念更完美的被表达出来。 拉什德先生用自己极具未来感的阿布扎比YAS酒店、 基隆口岸大厅、Velo 塔、礼堂和火葬场、大邱河流文化多媒体展馆等作品为例,与现场听众详细分享了他最新的设计理念。 在谈到未来城市发展形式的观点上,拉什德先生认为建筑师们应该利用好现有的高新技术,让这些技术为人类服务。未来城市的发展不能仅仅着眼于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对使用者负责,将高科技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创造一个健康的、有活力的、可持续的环境,让人在里面居住和工作。 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与拉什德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基于对讲主题的理解,很多听众就如何让高科技建筑与人类生活相融合方面提出疑问,对此他回答道:“电脑技术对于建筑的设计是非常有益处的,但是对于建筑师来说,项目设计是为了人,比如人在里面工作、生活,甚至是进行告别的仪式,这些都应该充满诗意,有艺术感,具有人性关怀。所以我非常反对把所有的参数进行打包,以同一个标准衡量,建筑设计应该在艺术和工程设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在谈到对年轻一代的建筑师的建议时,他希望中国年轻的设计师可以通过资料、知识的整合,产生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的、肤浅的模仿表面。而是要从内部深层次上,慢慢获取自己的想法,找到设计的理由,发展自己的风格、设计思维及设计概念。 哈尼·拉什德先生在讲座之余,参观了本次联合主办方之一:深圳华汇设计有限公司,与首席建筑师及创始人肖诚分享了深圳华汇的实践及研究项目,并与年轻建筑师们进行了热烈而愉快的互动。 同时走访此次活动的协办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院研究院。他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规模及专业性表示感叹,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与建筑师们交流最新设计理念与未来城市规划问题。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
“城市的建筑·建筑的城市”韩国四代建筑师作品展开幕暨“城市再生——八人双城记”
2015-05-21
-
2015-04-29
-
2015-04-29
-
2015-04-23
-
201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