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院里必须学居住区规划,但是我们有沒有想过为什么要做居住小区呢? 其实居住小区是建国后引进前苏联的规划模式。现在大规模搞小区(其实都不小了),就像圈地运动一样,小区地块定了,车辆只能绕着周边走,地块圈得越多,道路密度因此变小,周围的道路只能越做越宽,以承担更多的交通量。在国外,为什么要做社区,而不是我国的居住小区,就是社区內的道路是可以任意通行的。这样平分了每条道路的交通量,所以別人可以把路做窄很多。 再想想我们本土的原来的居住模式,合院,里弄,水乡等等,不都是小街廊的形式么?道路四通八达,但我们现在放弃这些来盖大量的居住小区,尽管用原有的建筑风格,但从本质上已是不同了。从开放的变成封闭的。 再说为什么我国要继续做小区,我觉得主要是政府要省钱,谁不知道道路是政府养的,把地块卖给开发商,地块內的道路就归开发商管了,多把地块卖掉,政府就可以省了不少钱了。 在从社会方面去看,小区里要设施配套完善,商店、学校、甚至体育场,居民就可以困在小区足不出大门了,我觉得是变相的大型老人院。 政府提出要关心社会,社会实践,小区无拟是鼓吹封闭,如果大家是70年代80年代以前出生的,应该还会记得小时候在城市或者镇里,与一班小伙子在外边追逐嬉戏的场景,现在一出门就是大马路,那敢让孩子独自出外玩。 最后,我觉得最可怜是我们这些规划人,抓破脑子想做出有创意的小区,其实小区可以做出什么呢?不就是房子排得整齐点,道路规划顺畅点。最重要是把房子排得密点,使甲方高兴点。 最后推荐一本书:"新社区与新城市--住宅小区的消逝与新社区的崛起"-杨德昭-中国电力出版社,这一本书就是批判我国居住小区的种种问题。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