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2013-10-06 14:39 发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农村规划的路径
一、判断形势,深刻认识村庄规划编制的总体指导思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段话无疑是指导新农村建设一切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对规划的具体实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城市化大背景下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工作,是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矛盾的一个历史任务。
(1)新农村建设也是一种社会变革。(埃比尼泽•霍华德《TO-morrow:A&#8226eaceful Path to Real Rerform》—《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长期以来,农村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城市在特定阶段的成就,似乎是千万不可动摇、幸福万代的保证,但有识之士敏锐地看到这种繁荣和进步的昂贵代价:乡村的停滞、落后,和城市生活过度的两极分化、过度的浪费资源和愈来愈脱离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种代价不仅抑制了乡村的发

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13

  • qzitpn4
    qzitpn4 2013-10-6 14:39:19
    (3)规划要引导和倡导农民形成积极向上的风尚,反映文化和交往的需求,维护原有社会肌理。
    (4)以“三清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5)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反映农民自治的要求,要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3、“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以规划为先、整治为先、分步实施,不要大拆大建、大包大揽、贪大求全、急功近利。
    二、分析现状,把握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和路径
    1、农村的现状
    (1)布局散小、建设无序。由于村庄规划的长期滞后,村庄建设实际上处于一种农民自发的粗放式发展状态,严重一点讲是失控状态,以家庭为单元的低效率农业生产方式,使得农村居住分散化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农民住宅呈现“遍地开花”的零散格局。农村居民点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如赣县共有3496个自然村,其中2户以下的占52.4%,建新不拆旧,出现大量“空心村”,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突出。


  • eqdnl74
    eqdnl74 2013-10-6 14:39:19
    (2)设施匮乏、环境较差。大部分村庄道路泥泞、窄小,缺乏给排水设施垃圾遍地、人畜混居,卫生医疗、幼儿教育、文化活动等设施严重短缺。
    (3)个性消亡,风貌渐失。盲目求洋,克隆城市,建筑质量低劣,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地方建筑特色、乡土风韵日渐消失。
    (4)所幸的是农村自然环境优美,枕山面水、植被良好。赣南是江西地理形胜宗的兴盛之地,受传统风水择居观的影响,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强(但人地谐和、术艺合一、形势兼备的意识渐失),生态环境总体上未遭受建设性破坏,原有村落的路巷、耕地、水系、山体等形态构成要素完备,为村落空间环境意愿重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村庄规划的基本原则和路径(一个尊重、二个分离、三个更新、四个维持、五个配套、六个推广)。
    (1)“一个尊重”就是要尊重民意。这个民意是农民、农村的意愿,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政府的意愿。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帮扶、理事会运作”的原则,在规划的前期(准备)、中期(编制)、后期(评审备案)等各个阶段要充分征求、尊重群众代表或理事会的意见,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作用,以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村民意

  • pl6forfg
    pl6forfg 2013-10-6 14:39:20
    见,作为规划编制的基本依据,使规划编制更加合理,切合当地实际,增强可操作性。如我县在规划前期一般由四名测绘队员加一名规划设计人员共同组成工作小组,在理事会配合下重点调查收集如下资料:
    a、现状人口和规划人口;
    b、建筑物现状及留拆计划;
    c、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均收入、产业等);
    d、公共设施规模和分类;
    e、基础设施及管网现状;
    f、历史文化、建筑特色、古树名木、当地建材、公共空间场所等;
    g、土地利用现状;
    h、山形、水系等地貌特点;
    i、村民代表或理事会对规划的意愿;
    j、村民对图集选择的意愿和修改意见、具体要求;
    k、进行地形图测绘、摄影,并将相关要求进行标识。
    在规划编制阶段,总平面、道路竖向初步方案形成后,由规划设计人员会同理事会、乡镇驻村干部共同再次进行现场踏勘,讲解规划,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并根据合理意见再次进行修改。


  • jt1whzvc
    jt1whzvc 2013-10-6 14:39:20
    总平面、道路竖向完成后再根据专业要求进行市政管线、给排水等专项规划,通过建设、国土、农业、交通、乡镇等组织的评审后,分类分批报批。
    (2)“二个分离”就是人畜分离、新旧分离。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集中规划建设牲畜圈养区,将原有分散破旧的猪牛栏统一拆除,用以公用事业或建房用地。猪牛栏配置要考虑农村的特点(猪多牛少、户均一间)。
    新建区域与建成区原则上相对分离,坚持“一户一宅”的原则,合理集约布置(集约不等于行列式),原则上不再在原建成区内零星插建。
    新建区域(或拆旧建新集中利用原空心房占地)沿村庄一至两个方向布置,使用地更加集约,控制村庄的无序蔓延。
    (3)“三个更新”就是理念更新、手法更新、功能更新。古代村落虽没有《周礼•考工记》那样的营造城市的经典,但也有着较多的规划秩序。古代村落遵循所谓“君子营建宫室,宗庙为先”、“水口之山、欲高而大”,“凡山林大屋要河港盘施”等,是一种有目的、有规范的规划思想。一个村落从选址、布局及发展均体现了一种理性秩序的意象。赣南的村落一般来说都依据风水选址,对村落环境又都依据风水的“理形”以及古代画论中择居的思想与周围环境

  • sus8xn5
    sus8xn5 2013-10-6 14:39:22
    取得协调,巧妙布局,这些自然美态的村落,无不是前人苦心经营之果,是一种规划意识。
    因此,在村庄规划中不能以城市的理念规划农村,要体现“足下文化、野草之美、和谐自然”。如道路尽量按照原有的路径延伸,建筑多采用半坡与山体取得协调,不搞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植物尽可能采用原有树种,保存原有生态,发现野草田园的美丽;“手法更新”就是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而是针对不同村落的特点和条件分别按照生态新村、社区新村、休闲新村、产业新村、网络新村、历史文化名村、城中村等模式来规划;
    环境心理学指出:公共场所和领域的营造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赣南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宗祠、文庙、戏台等宗教、文化建筑遗存,“功能更新”就是充分利用原有的建筑遗存,注重发挥历史建筑的公共功能,整旧好旧后,旧瓶装新酒,改造为具有全新内容和活力的公共建筑。
    (4)“四个维持”就是维持原有的生态、维持原有的地貌、维持原有的历史场所、维持历史脉络。在生态建设方面,尽量利用原有的绿化,保护植被,不砍一棵树。采用原有的绿化树种,突出各村生态特色;不推山、不填圹、不毁

  • hxu3dqb6
    hxu3dqb6 2013-10-6 14:39:22
    一分田园菜地,因地制宜;路径、区域、边界、地标、节点是识别一个地方的要素,不轻意改变原有村民交往的空间,不轻意改变原有的道路走向和铺装,使历史场所继续发挥其纪念性、公共性功用;尊重民俗,并为之创造恰当的空间,建筑风格方面注重地方文化的传承,使客家历史文化脉络一以贯之。
    (5)“五个配套”就是从群众最关心、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当前村庄人居环境存在饮水、交通、环境、公共安全和社会不和谐五大隐患,急需解决村民饮水安全、排水排污、交通不畅、人畜混居、公共卫生、防灾减灾、文化设施、公共活动场所短缺等问题,为农村配套水、电、路,配套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配套卫生服务站(计生站),配套公厕等环卫设施,配套幼托,配套闭路电视、电话等基本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不是必需的尽量不要(鸟笼定律)。使村民虽住在农村却能享受到市民的服务,切忌搞大广场、大草坪等不切合农村实际的东西,要换位思考,知道农民想什么、农村需要什么,以保证投资的高效性。
    (6)“六个推广”:


  • 70rvn3s
    70rvn3s 2013-10-6 14:39:23
    一是推广图集。农村建房大多没有正规的施工队伍,缺乏技术人才的支撑。因此,推广图集是个简便有效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引导农民按规划的要求来建设;
    二是推广新型粪便处理方法。使用水冲式户厕、沼气池、三格式无害化化粪池;
    三是推广无塔式供水。根据条件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使村民用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
    四是推广地方材料或新墙材。达到节能、节材的目的,形成地方特色;
    五是推广新的道路结构和断面形式。形成主次分明、随坡就势、就地取材的新型道路网;
    六是推广新能源。普及太阳能、沼气灶等,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
    三、区别对待,确保规划成果的质量
    根据村庄的规模大小、基础条件、地理位置等,分中心村、基层村、重点村、新建村、历史文化名村、城中村等类别提出不同的规划编制要求,分类编制“五图一书”、“三图一书”、“二图一书”、“一图”。
    1、村庄位置图:


  • xz0z8tx
    xz0z8tx 2013-10-6 14:39:23
    标明村庄在乡(镇)域的位置、所在行政村的范,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地区的地理、交通关系。
    2、现状分析图(或分现状图及建筑质量评价图):
    现状图:标明自然地形地貌、河湖水面、道路、工程管线、厕所、牲畜房、垃圾站点及各类建筑的范围、性质、层数等,比例尺一般为1:500至1:1000;建筑质量评价图:一般根据建筑质量及村民意见确定保留、保护、拟拆、整治等四类。
    3、规划总平面图
    标明村内主干道路、宅前小路、停车场、规划建筑、保留民房、祠堂、水系、耕地、山体、菜地、果园、公共活动场所、服务中心、医疗卫生站点、便利店、取水点、幼托、集中绿地、集中牲畜圈养区、公厕、垃圾堆放点、规划界址线等,明确规划人口、户数、户均占地、户均建筑面积、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
    4、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
    标明道路的走向、红线、横断面、交叉点座标及标高、停车场等,道路应构架清楚、分级明确简洁;道路走向应因地制宜,主干道宽度一般取4.5~6m,宅间道路一般取2.5~3m;建筑控制线主干道取16~20m,次干道取10~12m。


  • b9l46uu
    b9l46uu 2013-10-6 14:39:24
    5、给排水规划图
    标明供水水源、输水管网走向、管径等;给排水应结合道路布置,排水一般采用雨污合流制,表明主要走向及出水口。
    6、电力电信规划图:
    供电工程规划应标明线路走向、位置,电压等级、变电站站址等;电信工程规划应明确线路走向、位置。
    7、景观意向规划图
    标明绿地的位置与用地界线,植物配置,公共活动空间、村庄入口、环境小品等景观设计意向。
    8、户型选择图
    主要是标明所选择户型的立面、平面、剖面图,有利于建筑工匠的施工。
    四、理清思路,避免规划中的几个误区
    1、不分主次一刀切。不论是中心村、基层村,不管人口、户数多少一概配置同样的设施,没有在镇域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反映集中的原则。
    2、不分类别一个样。没有认真分析每个村的特点和条件,从而在布局、产业配置、景观生态、道路结构、建筑户型等方面照搬照套,千篇一律,没有个性。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