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吴铁岩的新技术为哈轴节约50余万 

2007-04-05 19:26 发布

928 0 0
今年53岁的吴铁岩,是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一名普通电工。在从事电气工作28年的时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数控电路”等30门电气方面的课程,由他组织设计、试制的“保护气发生炉及红外线分析仪”项目,填补了我国保护气发生炉生产的空白,该技术还为哈轴集团节约资金50多万元。



   在刚刚落幕的“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评选活动中,吴铁岩成为哈尔滨市唯一一名捧回“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殊荣的职工。    1969年,只有初中文化基础、年仅16岁的吴铁岩被分配到哈轴承集团公司热处理厂成为一名普通的学徒工。起初因为学历比较低,他跟着老师傅当了8年磨工。吴铁岩回忆当时情景时称:“当学徒的8年里,我一边利用业余时间翻阅大量电气方面的书籍,一边跟着老师傅‘偷学’相关技术。”1978年,工厂成立了引进车间,吴铁岩很幸运地被选中成为一名真正的电工。吴铁岩说,当时因为自己只有初中文化,面对连见都没见过的世界先进设备和技术不会使用,以及和外国专家语言不通等问题,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能在最快时间内胜任新工作,白天他寸步不离地跟随在专家身旁,用心学、认真记、不懂就问;晚上回到家整理笔记、查阅资料,常常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    1988年,已经35岁的吴铁岩报考了省公交管理干部学院电气工程专业,尽管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但他却是最刻苦的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他系统地掌握了电工基础、高等数学、电子技术、数控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等30门电气方面的相关知识,并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之后,吴铁岩在自己的岗位上尝试着搞了几十项改革和技术改造,其中13项成果在哈轴承集团公司和省市获奖,共节约技改费用500万元,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    [wiki]2005年[/wiki],由他组织、设计、试制的保护气发生炉及红外线分析仪获得成功,填补了我国保护气发生炉生产的空白,为哈轴承集团公司节约投资50多万元。对于现在取得的成绩,吴铁岩称:“技术改造的过程是一个学习、探索、攻关的艰苦过程。我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只要拼搏了就一定会成功。我不相信‘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希望把我的知识和技术无偿传授给徒弟们,带动身边的工人兄弟一起成为有知识、有技术的新型工人。”
B Color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